2025-2026学年(下)济宁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话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科学家比技工伟大

B.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发明家主要来自非凡才能的技工

D.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3、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对其阐述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科技强军

5、观察下图,当时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

A.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支持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土地改革的深入推进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A. 经济特区

B. 农村

C. 城市

D. 军队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衣的变化

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食的变化

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用的变化

手机、电话、计算机越来越普及

行的变化

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A.①

B.②

C.③

D.④

8、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军种之一,它的的前身是

A.陆军部队 B.海军部队 C.空军部队 D.导弹部队

9、在“百度”搜索引击中输入“1955,周恩来,求同存异”几个关键词,你可以搜索到哪次会议的相关内容

A. 日内瓦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巴黎和会

D. 万隆会议

10、胡锦涛在2007年的中共十七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首次提出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1、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12、黄继光与邱少云都是抗美援朝战争英雄,具有的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15、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A. 科教兴国计划

B. 863计划

C. 星球大战计划

D. 尤里卡计划

16、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上这些法律的颁布说明我国在文革后充分认识到( )

A.严厉的法律可以更好的治理国家 B.严苛的法律才能避免文革再次发生

C.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D.我国以前没有法律

17、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 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材料中的“ ”处应为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8、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生活方式

B.法律

C.主权归属

D.金融中心的地位

19、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塑,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  )

A. 林彪   B. 刘伯承   C. 邓小平   D. 彭德怀

20、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   )

①重庆谈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出席万隆会议 ④开国大典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22、外交成就

 类别

      

 原则

1953年,周恩来首次_________

 方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方针。

 胜利

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23、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4、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5、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26、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2)到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_____。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4)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_____。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6)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27、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1)“________”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9、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

30、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3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七世纪的日本和八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天皇是谁?

(3)日本的这次改革是效仿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举一个日本和这个国家友好往来的事件

(4)日本通过此次改革对国家产生的什么影响?

(5)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33、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千克

7.15千克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这一经济体制的推行有何影响?

材料二  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相近,厦门还面对台湾,在历史上这些地方就与海外有着密切的交往;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有广阔的腹地可为依托;是著名侨乡;实践证明,在这四个她方举办特区是正确的选择。

——《经济特区为什么要选择深圳、厦门、珠海、汕头这四个地方?》

材料三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依据材料三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材料四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测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特区灶“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