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2、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它反对种族歧视,要求基本人权;反对殖民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会国家的人口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通过与会各国代表的认真讨论,大家共同认识到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这里的“它”指( )
A.华盛顿会议
B.巴黎和会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4、如表为某同学访谈爷爷后的记录,根据访谈记录可以判断爷爷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A.①新中国成立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B.①新中国成立 ②抗美援朝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①政协会议召开 ②抗美援朝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D.①政协会议召开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6、下列国家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A. 中国
B. 俄国
C. 哈萨克斯坦
D. 日本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8、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拍卖转让 B.兼并重组 C.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D.没收资产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D.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10、我国能成功的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国际地位的提高 C. 军事力量的壮大 D. 综合国力的增强
11、1954年九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
A. 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B. 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下图是张乐平创作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这幅漫画反映的事件应该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C.西藏解放、大陆统一
D.抗日战争、日本投降
13、图中为20世纪50年代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合作社分红》。该版画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4、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起止时间是( )
A. 1840—1911年 B. 1840—1956年 C. 1840年—1949年 D. 1919年—1949年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16、“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B.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D.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17、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 上海
B. 深圳
C. 厦门
D. 珠海
18、对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自主权通富裕路,责任制架幸福桥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19、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应包括( ▲ )
A. 抵制西方殖民活动 B. 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C. 停止对外贸易活动 D. 抵制商业资本发展
2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即历史结论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②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③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④1947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1、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22、“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3、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24、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5、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到 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27、⑴新中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文献是《_________》。
⑵使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是《_________》。
⑶新时期我国的第四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_________。
28、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29、“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0、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31、简答题
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党都将决策的出发点立足于人民;每一个危急时刻,每一个转折关头,中国人民都将自己的力量凝聚于党……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业绩之所以震古烁今,正是因为这个伟大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实事求是的政治勇气,不仅锻造了一个政党的自我修复能力,更成为它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决定性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在哪一重大举措完成后?这一举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4)在遭遇“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33、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
3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院落犹存,当年签约分田,骤起惊雷春揭幕;精神不灭,四秩富民强国,再掀巨浪梦扬帆。
(1)材料一中“骤起”的“惊雷”是在哪里最先推行的?当时农民致富还有一条新路是什么?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中国对外开放在进程上的特点。
材料三:改革开放使中国命运彻底跳出了近代以来的“下降通道”,中国改革,最复杂也最成功。
——塞缪尔·亨廷顿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坚持的具体思想路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