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只要我们按照这种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战略干下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里论述的“理论”是(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翁”是指
A.于敏 B.莫言 C.屠呦呦 D.袁隆平
3、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4、下列有关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B.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C.改善国际环境
D.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5、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首先否定了(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两个凡是”的错误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6、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下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①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③运动的中心一直在北京,青年学生是运动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④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具有的内容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设工厂 D. 开放通商口岸
8、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加强宏观管理
B. 增强企业活力
C. 增加国家投入
D. 实行按劳分配
9、“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
A.尊重两岸制度差异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D.加强两岸经贸往来
10、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1、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民族平等 B.设置自治政府 C.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团结
12、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
A.中国外交政策的逐渐成熟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3、如果以“转”字串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段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14、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15、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全面开展城市改革,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16、每年的“两会”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时刻,其所反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7、2019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早在1958年,毛泽东就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从毛泽东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国研制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 )
A.争夺世界霸主 B.增强国防力量 C.改善人民生活 D.加快经济发展
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互助土族自治县” 等称呼,是基于( )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原则 B.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C.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
1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恢复国民经济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筹建新中国
20、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是( )
A.《黄河大合唱》
B.《大路歌》
C.《毕业歌》
D.《义勇军进行曲》
21、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粹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2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使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23、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4、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5、(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6、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8、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29、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0、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了怎样的建设规划?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你结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历程,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32、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是实现国家高强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与基础。1949年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的准确含义?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根据中共八大的工作布署,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制胜法宝和关键一招。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中共会议是什么?会议还做出了哪一重大决策?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简要写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按要求填写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项目 |
重大举措 | |
改革 |
农村 |
推行 制 |
城市 |
国有 的改革 | |
开放格局 |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
(3)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党的十五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规定的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的2件历史事件。
材料二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写出其中一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了什么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