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北屯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为标题的新闻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造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对国情认识存在盲目性

②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片面追求生产的高指标、高速度

④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4、“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朱德

5、1950年﹣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全国性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杨根思

7、标志十年文革结束的事件是

A. 中央文革小组成立

B. 九一三事件

C. 粉碎四人帮

D. 二月逆流

8、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 增强企业活力

C. 政企分开

D. 分配制度

9、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A. 解放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10、著名作家魏巍的一部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支军队在和敌人的战斗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而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

B.

C.

D.

1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阶级斗争为纲

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列哪一现象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A. 凭布票买衣服

B. 购买绿色食品

C. 乘高铁去旅游

D. 上网进行购物

13、1999年,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钱学森、邓稼先等23位科学家。这里的“两弹”指的是(     

A.氢弹、导弹

B.原子弹、氢弹

C.核弹、导弹

D.原子弹、导弹

14、“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

A.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

15、下图为“‘老虎’‘苍蝇’一起打”。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努力发展经济

C.反对铺张浪费

D.党风廉政建设

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增强企业活力 B.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C. 实行政企分开 D. 推行股份制改革

17、我国主要负担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部队是(  )

A.空军 B.海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18、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贺电是为了祝贺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

C.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试验 D.嫦娥一号探测器成功着落月球

19、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将再上一个台阶。追溯历史,新中国在同一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发展才是硬道理》《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C. 《必须坚持多快姓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____年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27、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8、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_____________年开始执行的。

29、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30、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项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2)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先在哪个地区得到成功运用?

(3)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分析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请为今天政府处理民族关系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2、学习了《中国历史》第四册,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有那些?你敬佩的理由是什么?

3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2)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谁来实现?

(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的起点指的哪一历史事件?

(4)“他”既是新形式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又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里的“他”指的是什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什么理念?

(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什么主要原因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6)实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作出哪些努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

国家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应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