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曲靖初二下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古田会议   D. 中共“一大”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特别行政区

3、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进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4、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确立了“和平统一国两制”力针,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具体是指(   )

A.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促进两岸文化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军种,是“国之利器”,其前身是

A. 海军

B. 空军

C. 陆军

D. 第二炮兵部队

6、美国学者约翰约翰奈斯比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看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7、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被称为“国之利器”,它的前身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人民空军

C. 战略支援部队

D. 第二炮兵部队

8、1978年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当时中国社会所起的重大作用是(  )

A.全面纠正了过去错误的做法

B.有力维护了党的领导地位

C.肯定了以往的革命和建设

D.深刻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9、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自打‘文化大革命’以来,报纸一登就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而《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养猪的文章,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农业合作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10、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因为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生产力,建设先进的工业国

C.开展阶级斗争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2、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史实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进行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实行

13、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1949年《中国人民政法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图二事件的时间是在( )

图二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16、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A. 辽宁舰

B. 镇远号

C. 致远号

D. 东方红一号

17、如图所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中国四川地区。“它”是(     

   

A.“交子”

B.“会子”

C.半两钱

D.五铢钱

18、影响下表中1963~1965年农业资金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的提出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赎买政策的提出

D.改革开放的提出

1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 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对峙基本结束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20、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的国际意义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推动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22、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3、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4、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5、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_____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______道路,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

27、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8、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2)到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_____。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4)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_____。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6)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0、(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列举两位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33、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写出外交上的三件大事?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你可以从材料一“可支配收入表”中得到什么历史信息﹖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最初党的哪一次会议中的什么决策密不可分?

(2)材料一中1978年——1990年的数据变化显著。据你所学分析80年代我国在农村和城市主要采取的哪些具体的措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材料二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请归纳材料二中的内容信息并指出它出自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根据所学,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4个方面概括中国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