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解放全中国
B.实现祖国统—
C.创建新中国
D.恢复国民经济
2、《人民日报》曾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够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C.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A. 虎门硝烟 B. 参加石油会战 C. 治理兰考灾害 D. 舍身炸碉堡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一个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指
A.“两个一百年”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三步走”战略
5、“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对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建设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
③大庆油田投产 ④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A.孙中山
B.洪秀全
C.梁启超
D.毛泽东
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全国政协是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真正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政协制度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制度和( )
A.两党竞争执政制度
B.多党轮流执政制度
C.多党竞争执政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9、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这一规定
A.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B.在全国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使地主丧失了全部土地
D.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0、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文件是
A.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2、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中的“同”不包括:
A. 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B.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C. 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D. 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13、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雷锋
B.黄继光
C.王进喜
D.焦裕禄
14、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15、电影《战狼2》中,主人公冷锋挥舞着五星红旗穿越交战区的一幕让每位中华儿女激动不已。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哪次会议的决定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6、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面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得以成行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
A.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B. 坚持“九二共识”
C.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D. 两岸三通的扩大
17、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下列有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除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外,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
B. 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C. 香港区旗是中间配有四颗星的动态紫金花图案的红旗
D. 香港通过《南京条约》被英国割占,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18、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一篇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去解决过去的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段讲话强调的是
A.冲破“左”的思想束缚
B.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9、近代百年的上海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下列有关上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申报》的创办地 B.是《大公报》的创办地
C.是南洋公学的创办地 D.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地
20、改革开放后,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C.农村土地确权
D.废除农业税
2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2、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3、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5、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6、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7、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28、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0、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31、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32、深受大家喜爱的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阅读以下王老吉的部分品牌历史,回答问题。
1828年,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
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
……
请回答:1956年的公私合营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时期国家还对哪些行业进行了类似影响的改革?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史实。
(1)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4)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材料一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心情?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是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澳门问题也是这样。”
(2)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在历史上,香港、澳门地区分别遭到了哪两个国家的侵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分别在哪一年?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三:展望未来,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攸关两岸人民福祉,但曾经带给两岸动;荡不安的民进党若再度在台湾执政,能否维持这种现状?要得到肯定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遵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坚持“九二共识’,反对……”。
(4)材料三中提到的“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