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以来,中共中央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这体现了党中央( )
A.注重增进民生福祉
B.推动经济科学发展
C.推行全面从严治党
D.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最伟大意义是( )
A. 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 B.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C.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3、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第四套人民币(下图)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货币的图景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④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说的名族英雄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文天祥 D. 林则徐
6、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B.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C. 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7、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 ,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8、被誉为“铁人”的是
A.周恩来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9、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1987年,浙江舟山,72岁的台湾退伍老兵回到故乡
A.自此海峡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B.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从此打破
C.港澳回归为此次交流奠定基础
D.这成为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10、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转折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机床厂
D.武汉长江大桥
12、70多年前,一位伟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
B.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C.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D.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13、《清史稿》载:“国步之濒,肇端于此。”这里的“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 D.中华民国建立
14、在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①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力量
③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④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6、下图图是小王同学搜集到的一张商品供应票。下列对其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这张供应票出现于改革开放前
B. 可作为证据来研究南海县经济史
C. 说明当时的物价水平低
D. 表明当时的商品供应紧张
1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后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2019年奖励800万元)。屠呦呦获此奖项的科技贡献是( )
A.研制航空飞船 B.研制“两弹一星
C.研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发现青蒿索
18、今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大剧院共同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新中国成立之初能见证中俄友谊的史实不包括
A.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毛泽东率团访问苏联 D.共同出兵参加朝鲜战争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于中共( )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20、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新中国的成立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1、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2、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3、________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4、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27、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8、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9、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
(1)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的人是______。
(2)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我国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是______。
(4)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的国际知名火箭专家是______。
31、简答题。
(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一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2)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美国总统访华,使得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这位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在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3)佛教建立的时间?基督教诞生的地点?
(4)是谁在公元前334年率军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最终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5)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32、“六十余载磨一砺,瑕疵岂能掩美瑜:摸石过河登彼岸,扬帆入海导新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请问: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4)哪一历史事件解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5)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盛事,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3、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
——郑成功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郑成功确认“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其历史依据是什么?指出“今余既来索”的结果如何?
(2)据材料二,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和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根本目的。
(3)《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案。你认为实行哪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