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论”是指
A. 毛泽东思想
B. “三个代表”的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邓小平理论
2、2021年“时代楷模”获得者黄文秀,北师大毕业后决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担任百坭村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带领88户410人脱贫,贫困率从22.88%下降至2.71%。据此可知黄文秀投身的事业是有关“四个全面”中的哪项内容(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他的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
A.国民大革命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4、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 )
A.中共七大以后
B.七届二中全会以后
C.中共八大以后
D.遵义会议以后
5、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改革,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D.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
6、1964年10月17日,法新社发布消息:“在24小时内爆炸了两颗影响世界平衡的炸弹;一颗是15日赫鲁晓夫下台的炸弹:另一颗是16日正式宣布中国第一次爆炸的炸弹。”这里所说的“另一颗”炸弹指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7、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武汉爆发,通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抗疫行动,使疫情得到有效遏制。3月,疫情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在全球抗疫行动中,中国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视频会议,向80多个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非洲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向多个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这表明( )
A.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B.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迫在眉睫
D.面对疫情,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显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82年
9、下图是20年前澳门回归祖国时,澳门主权交接仪式的历史图片。回望历史,殖民澳门的西方国家是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西班牙
D. 荷兰
10、想象一下,如果土地改革刚结束,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D.农村干部向广大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其特点不包括( )
A.立体化
B.全方位
C.宽领域
D.多层次
12、中国近现代史留下了大量见证中华民族追求民主、独立和富强历史的遗迹。其中最能反映新中国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精神的是
A. B.
C. D.
13、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以表彰他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袁隆平被誉为
A.“两弹元勋” B.“铁人” C.“杂交水稻之父” D.“党的好干部”
14、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三大
D.南方谈话
15、“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学习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长处,学习人家先进的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句话表明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
B.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
C.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必要性
16、新中国成立之初,刘文彩是四川最大的地主,不久其田产被他的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走,出现这一变故的历史原因是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开展“文化大革命”
D.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8、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唐山人地震的灾难;周恩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逝世的悲痛……,许多重大事件至今仍留在人们深深的记忆中。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还包括
①“四五运动”
②“九一三”事件
③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回顾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的时间及机构分别是
A.1912年,民国议会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 D.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没收方式 B.赎买政策 C.租赁方式 D.借用方式
2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22、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3、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三个阶段。
24、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25、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______,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8、“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9、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3)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
(4)__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0、开国大典: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____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____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____的力量。
31、 一个国家的外交成就是这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哪次?
③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④21世纪初,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举出2个即可)
⑤从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看,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2、“两弹一星”指什么?请写出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的名字。“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何重大意义?
33、问答题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2019年)已过去100多年;当代中国的问题解决在21世纪中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34、新中国外交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摘编自《国际政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外交史实说明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
材料二:“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1960年尼克松《纽约:每日新闻》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电台广播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尼克松对华态度的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如今,我们的“朋友圈”覆盖全球。…迈向复兴的中国将与世界携手前行,为推进和平与发展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第六集
(3)依据材料三回答,我们的“朋友圈”覆盖全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的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