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安康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对此中国决定派兵入朝作战。材料反映抗美援朝的

A.片面性 B.全面性 C.正义性 D.偶然性

2、如下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建设成果,该成果属于

A.国防领域 B.交通领域 C.医疗卫生 D.通讯领域

3、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使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C.《走进新时代》

D.《春天的故事》

5、关于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传播

B.促使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6、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终于发现了青蒿素,它可以有效抵抗( 

A.疟疾 B.肺癌 C.肺结核 D.艾滋病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国企改革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基层民主自治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的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10、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1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有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创业、无私贡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1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①停止“浮夸风”

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③停止“共产风”

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14、2015年5月26日,中国政府公布《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首次公布海军战略转型和首次提及“海外利益攸关区”。据你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南海舰队

15、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钱学森

16、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深圳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些法律条文应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19、“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走向世界。”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趋势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

C.“求同存异”方针被接受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20、回顾中美建交的历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其中的“新时代”是指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日内瓦会议召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23、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_____”。

24、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26、“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7、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8、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30、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回顾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32、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3、新中国成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举三个例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风阳,道风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垮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风阳花鼓词

材料二(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材料三 ……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收到了严重干扰。

材料四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和稳定。……有学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摘自新浪新闻网)

(1)材料一 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新形势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