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吴忠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材料反映的是我国1958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理过程中掀起的重大失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提出八字方针,调整经济

2、1999年12月20日,终于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3、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以下能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是

A. 购物

B. 上课

C. 看病

D. 发邮件

4、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倡议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C.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在

A. 沿海

B. 农村

C. 城市

D. 内地

6、为纪念英雄逝世120周年, 电视纪录片《谭嗣同》在2018年央视即将开播,下列能体现谭嗣同等维新派观点的是( )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7、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里的“里程碑”是指(       

A.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B.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9、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此局面,优先发展(     

A.轻工业

B.农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10、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是一部以饱含血泪的笔墨,抨击中国文革十年浩劫的小说,是一曲用发自心底的真情,呼唤中国人绝不允许文革悲剧在神州大地重演的悲歌,值得重视和肯定。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1、在学习建国后中美关系时,李华同学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如图),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抗美援朝 B.乒乓外交 C.总统访华 D.中美建交

1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善于理论创新的党,探索总结出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A.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

13、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福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无偿没收 C. 赎买政策 D. 政企分开

14、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全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平方米、38.6平方米。这主要反映出我国人民

A.城市建设发展

B.生活水平提高

C.传统观念更新

D.思维方式改变

15、“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A.

B.

C.

D.

1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7、近年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盛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中国能成功举办这些国际盛会是因为

A. 国际地位的提高

B.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C. 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D.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18、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不包括

A.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这组图片的主题应该是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外交事业的发展

D.现代的社会生活

20、1973年,他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粮食安全保障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授予他“拯救世界饥饿奖”。他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钱学森

D. 杨振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

(4)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2、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23、“两弹一星”:

(1)成就: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

   

(2)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

26、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获得的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8、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9、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0、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32、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推迟到5月21日在北京召开。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3、时间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某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如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你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请你写出上图中A处会议召开的时间。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上图中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附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  二战费和赔款分摊到参与战事的省份,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吏治极端腐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四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数十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府电文

材料五  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

——西太后上谕

(1)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一影响?

(3)材料三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五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