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黑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3月21日至26日,应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马塔雷拉、摩纳哥公国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和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习近平主席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开启了2019大国外交之旅。回顾中国外交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⑤中日建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⑤④③

3、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包干到户生产忙”,下联是“喜看稻菽千层浪”,横批应为(     

A.翻身解放

B.公私合营

C.对外开放

D.联产承包

4、下列图片资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蓝图                                 亚投行开业仪式

A.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C.中国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中国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5、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今,购物支付方式最为便捷,如微信、支付宝等,这种便捷源于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网络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生物技术突破

6、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三大

D.南方谈话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A. 国家统一

B. 设置自治政府

C.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D. 民族团结

8、为大规模进行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整风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

9、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 实行计划经济、制定经济计划的发展道路

C.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道路 D. 对外开放的道路

10、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及三艘属舰,2017年7月7日早上抵达香港,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是在(   

A.1997年

B.2001年

C.2010年

D.2012年

11、“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一五计划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2、土地改革的成功使农民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他们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应向地主缴纳的大量地租。在这场改革中,全国分到了土地的农民有(       

A.近一亿

B.近二亿

C.近三亿

D.四亿多

13、从“尼克松访华”到“习近平访美”,中美关系不断发展.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的转折点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基辛格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建交

14、“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干涉,接着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直逼中国边境。美国飞机还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村进行轰炸……”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 借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B. 乘机侵占韩国的侵略战争

C. 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D. 妄图称霸世界的非正义战争

15、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

A.兴办纺织业 B.学习西方采矿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16、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深圳 B.海南 C.广州 D.上海

17、“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历史事件的教训。其中不应该包括(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8、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庆祝中国加入某世界组织,于2001年12月11日发行的,志号为特3-2001的特别发行邮票。该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二十国集团峰会

19、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材料中的“社会变革”指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宗教

创始人

创始地点

图片一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二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23、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________,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________。“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6、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27、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28、1971年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9、安徽凤阳_______农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30、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32、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其他三个是什么地方?

33、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的保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哪次会议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党的哪一次会议之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主张?

(3)党的哪次会议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简要概括它的内容。

(4)邓小平同志是在哪一年逝世的?同年召开的哪次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向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布送达了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公告,表示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0月3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宣称:中共政府在公告中没有作出承担国际义务的保证,美国在目前情况下不会予以承认。…1950年4月30日以前,美国官方人员全部离开中国大陆,并从此失去了直接对话的所有渠道。

——刘成《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材料二:《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表

项目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材料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追赶速度非常迅速,美国的对华疑虑凸显出来。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平衡”战略,开始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出手应对中国。与此同时,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中国政府,一方面看到竞争,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合作对这种竞争加以平衡。两国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形成深度的相互依赖。过去的主流认识是中美经济贸易关系是双赢的,但在当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看来,中美经贸关系不是双赢而是中国赢,美国输。这一点从目前美国政府全力打压中国华为集团就可以窥见一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你认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应如何发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