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衡水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不属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从严治党

D.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长征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大庆精神

D.无私奉献精神

3、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我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下面有关这次大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D.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下对中国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③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④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5、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  )

A.“神州五号”发射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公私合营

C.生产合作社

D.改革开放

7、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建立了历史上没有过的大规模的钢铁、汽车、机床等企业,这体现了“一五计划”对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大国之梦

B.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C.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完成了“大跃进”

8、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是践行“双百方针”的结果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开国大典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改革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在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抑或是发展中遇到一些重大问题之时的转机,甚至是改变国家命运的最重要、最有效、最关键的抉择。目前,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A.我军调整组建为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四大军种

B.成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四大战区

C.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D.形成军委管总、军种主战、战区主建的新格局

11、2017年6月,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显示了我国国防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下列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导弹部队建立

②“辽宁舰”交接入列

③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

④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12、阅读1956年我国国民收人比重表。这一结果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32.2%

53.4%

7.3%

7.1%

①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④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 经济建设的发展

B. 政协制度的停滞

C. 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D. 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

14、中共十九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6、“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歌曲中,能表现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后人民过上新生活的是

A.《保卫黄河》

B.《翻身农奴把歌唱》

C.《十送红军》

D.《义勇军进行曲》

18、肖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A.一国两制

B.团结合作

C.和平共处

D.“九二共识”

19、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也有一群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0、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获得奖牌居世界第一位。这表明( )

①中国已成为一个体育大国和强国 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③中国人民重视体育健康 ④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2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党的好干部” 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3、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4、发展:________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_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25、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年12月20日对___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27、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8、①1950年开始的___________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③1953年7月取得了____________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④1953年开始执行______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⑤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⑥1956年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9、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是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

(2)“________”是抗疟疾的中药,它的发现和实现人工合成,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

(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________,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研究的重点。

 

30、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 ____________ 。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 ___________ 。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2、上甘岭战役中用胸口堵敌人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

33、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是时代的发展的悦动词,不断的创新发展,才会有欣欣向荣的新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文化之新)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结合材料一,请回答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革命之新)

材料二  1919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消息传入中国,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生界全体宣言》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是什么革命的开端?

(制度之新)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自此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3)材料三和图片,是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的哪一历史事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何重要意义?

(思想之新)

材料四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两个一百年”指什么?

(6)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