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
2、“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到发电设备生产厂。”以下属于那个年代成就的是
A. 青藏铁路
B. 鞍山大型轧钢厂
C. 东方红一号
D. 大型客机C919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疆民主改革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4、“ ”这一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A.三个代表
B.四个全面
C.两个一百年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如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6、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 合作共赢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政策
D. 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
7、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人民公社化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建国初期中共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了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科教兴国战略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胜利的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0、“两弹--星”是新中国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象征。“两弹一星”指的是
A.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C. 导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
D. 导弹、核弹神舟飞船
11、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长彭真要求人民大会堂设计建造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工人农民一进大会堂不仅感到庄严雄伟,同时也感到自己就是建筑物的主人。人民大会堂兴建的背景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 B.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
C.我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以阶级斗争为纲盛行
12、加上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我国国民经济异常困难的三年是指( )
A.1949年--1951年
B.1958年--1960年
C.1959年--1961年
D.1951年--1953年
1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历史上的重大会议与其核心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 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现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4、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材料所述在“天安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C.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5、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提供宝贵实践经验的是
A.西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6、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刊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时务报》
②《申报》
③《民报》
④《新青年》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17、下图读书摘要的学习主题应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8、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
A.“最可爱的人”——雷锋
B.“铁人”——王进喜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两弹元勋”——邓稼先
20、对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使我国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B.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D. 交通事业的发展结束了青藏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21、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2、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4、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5、“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6、“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7、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8、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9、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30、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31、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32、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外交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971年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指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
(3)1972年,哪一法律文件的正式签署和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33、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34、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安徽的农民偷看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