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 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材料反映了
A.从世袭制到禅让制 B.夏朝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
C.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3、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 )
A.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
B.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C. 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某
D.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小李同学准备制作“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手抄报,下列资料中适合采用的有(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③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6、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不存在的时间是( )
A. 1979 年 B. 1980 年 C. 1984 年 D. 1988 年
7、1967年,《红旗》杂志载:“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临时权力机构”的设立
A.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
B.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初步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有效保障了当时各项工作的进行
8、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此文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大跃进”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以阶级斗争为纲”
9、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 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 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 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10、援藏16年积劳成疾因车祸逝世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邵阳籍生物学家钟扬入选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如果1964年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被评为“党的好干部”的应该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11、以下是《香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变化表。导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倒置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1961年起,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当时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稳定、巩固、提高
C.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D.共建、共享、改革、开放
13、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终于取得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联合国大会是( )
A.第24届 B.第25届 C.第26届 D.第27届
14、20世纪50年代人民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下列任务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雷锋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5、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社会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6、1956年,中共八大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下列各项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重要工程或科技成就的是
A. 修建了兰新铁路
B. 大庆油田建成
C.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D. 大亚湾水电站开始发电
17、“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年,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材料中所提到的“安徽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指的是下列哪一制度( )
A.中央集权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1950年-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土地归集体所有 B.土地归农民所有
C.归国家所有 D.归乡镇所有
19、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下列战争由“彭大将军”指挥的是
A.平型关战斗 B.台儿庄大战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
20、“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哪一年( )
A. 1950年 B. 1954年 C. 1978年 D. 1992年
21、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2、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3、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4、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5、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26、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950年10月,以 __________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________ 年7月,美国被迫在 _____________ 上签字。
27、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9、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0、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1、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2、歌曲能反映时代主题,请根据以下两段歌词回答相关问题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立志团结紧。。。。。。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第一段歌词反映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2)请举出这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个即可),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新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
(4)第二段歌词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政策是谁提出来的,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城市还是农村开始这种制度叫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5)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3、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4、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周恩来创造的原则,它和旧的国际关系中“弱肉强食”的行径相对立,如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周恩来外交风云》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要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
材料三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材材料一中的“周恩来的创造的原则”具体内容是什么?
①
②
③
④
⑤
(2)材料二中的“亚非国际会议”又称为什么会议?周恩来促成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方针?
(3)材料三中的“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指的什么事件?
(4)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时期的中国应怎样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