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铜仁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若让你选择一位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在班会上作一个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A.

B.

C.

D.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197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标题是《中国对外政策取得巨大成功》,这里的“巨大成功”是指

A.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决定正式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5、简阳一家生产分空气分离设备的企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名称是“四川空气分离设备厂”,九十年代以后的名称是“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时的主要背景是

A.企业规模的扩大

B.企业分配体制的变化

C.企业所有制的变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6、1956年—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是

A. 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 人民群众缺乏积极性

C. 各地频繁发生自然灾害

D.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7、“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

A.实现民主共和

B.发展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8、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在

A. “三大改造”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9、“他是一代帝王,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开创了一个治世。在艺术上创作了《霓裳羽衣曲》,重用姚崇和宋璟等人才,当政期间,国库充盈,使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材料中的“他”开创的治世是

A.开元盛世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

10、2019年4月24日是我国第四个航天日。40多年前的这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一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 神舟五号 B. 神舟一号 C. 东方红一号 D. 神舟六号

11、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

A. 一党专政制

B. 多党合作制

C. 民主集中制

D. 政治协商制

12、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最早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的是( )

A.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B. 尼克松访华

C. 中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3、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下列哪位领导人物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14、某中学历史小组要完成一个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调查报告,准备在今年暑假采访一位经历过“土地改革”的人物,下列采访对象中最合适的是

A.52岁的李伯伯

B.83岁的张大爷

C.35岁的方叔叔

D.46岁的杨阿姨

15、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16、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这一天被台湾《民众日报》称之为 “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历史性”是指海峡两岸

A.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C.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D.两岸“三通”局面形成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③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交往密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9、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在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户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20、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2、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23、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全国掀起_____的高潮和_____运动。

24、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25、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7、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8、安徽凤阳_______农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29、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0、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革开始:1966年夏

(3)实际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________,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

(4)全国动乱:“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________”;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5)最大冤案: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6)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________等人外逃,在蒙古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7)文革结束:____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8)文革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________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3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哪些构成?)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思想解冻)

材料一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命运抉择)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针对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