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温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既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又率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元帅是

A.彭德怀 B.朱德 C.毛泽东 D.贺龙

2、小强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提到“社会主义改造创举”,你认为他指的是

A.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D. 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开始于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C.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 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4、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一五计划的完成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5、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A.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6、“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句话是对哪个战争的评价?

A.抗美援朝

B.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转折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8、导致下图中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9、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你根据大会的主要内容推断此次大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为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目标

C.讨论和确定新形势下全党的主要任务

D.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0、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特色,在人们的姓名中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出生于1954年,取名“援朝”

C. 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出生于1966年,取名“文革”

11、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是因为该会议 (  )

A.通过了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客观分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

C.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

D.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12、“那是一个现在看来很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诗中所纪念的那一群年轻人是

A. 工农红军

B. 八路军、新四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人民解放军

13、胡锦涛在2007年的中共十七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首次提出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4、到1952年,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5、“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述了

A. 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B.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 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D.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6、十二届人大ー次会议上,习主席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C.改革开放、共同富格、小康社会

D.文明和谐、民主法治、诚信友善

17、新中国成立后,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 1949年底 B. 1950年底

C. 1952年底 D. 1956年底

18、小铁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些资料。请为这些资料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①周恩来与尼赫鲁会谈首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卡特

③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言

④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军事竞争,中国力量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19、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B.汪辜会谈

C.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20、(题文)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下面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A. 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 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 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 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4、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________

25、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6、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8、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29、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认真研读新中国大事记: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3—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请回答:

(1)“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在上述哪件大事中决定的?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向全世界宣告了哪一政府是新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哪部?该宪法确定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32、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3、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材料四  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关于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构想有何发展? 从材料二中概括出中国政府提出这一构想的依据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回答,“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内涵是什么?

(4)材料四中,概括“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