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年前,由于工人运动发展的迫切需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指导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其标志是发表了
A.《人权宣言》 B.《人民宪章》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2、“五星红旗,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D. 三大战役的胜利
3、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澳门回归祖国20多年来,社会各方面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这为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深刻体现了
A.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B.“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C.政治协商制度的前瞻性 D.改革开放的带动性
5、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6、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和平
C.平等
D.爱国
7、“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出自下列哪一文件?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朱德
9、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谋求欧洲的独立安全和发展
B.遏制共产主义
C.同美苏对抗
D.独霸欧洲
10、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示,实现了山水合璧。这反映了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11、2015年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2周年。这里的《朝鲜停战协定》是朝鲜战争时期朝中两国与代表“联合国军”的美国在板门店签署的,该协定签署于( )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12、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一届人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13、“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14、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 “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 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15、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鲁迅
B.矛盾
C.贾平凹
D.莫言
16、2018年1月16日,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正满2周年之际,台湾网友专门为蔡英文作了一首打油诗,叫新版《台湾之光》。“陆客跑光,经济俩光,钱沾撒光,财政花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倒退,让两岸关系走向正轨的政治前提是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17、以下属于阿拉伯建筑艺术典型代表的是
A. 金字塔
B. 帕特农神庙
C. 圆形大剧场
D. 麦加清真寺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中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七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主要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
A.特殊性和复杂性
B.差异性和复杂性
C.差异性和代表性
D.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21、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3、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24、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5、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6、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27、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28、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9、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___”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3)2022年发布的《_____》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____”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30、______________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获得的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31、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3、科技促进发展,科技改变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两弹一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两弹”分别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一个为它的成功研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2)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3年10月,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请写出飞船的名称和我国首位出征太空的航天员?
(3)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产量高,米质优良,适应性广,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请问这位科学家是谁?他被国内外誉为什么?
34、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外交之耻)
材料一 1919年1月,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21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无理拒绝,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转交给日本。
(1)材料一中,为什么身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受到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一结果引发了国内哪一政治运动?
(外交之兴)
材料二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外交事件?指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及意义。
(外交之盛)
材料三 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为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
——习近平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中国融入世界经济,21世纪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