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滨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4年,全国人民对首部宪法草案进行过三次大讨论,包括各大城市组织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团体和社会各方面的代表共八千余人参与的第一次讨论。这说明该宪法的制定

A.代表工农阶级的根本利益

B.完全继承共同纲领的内容

C.遵循西方国家的民主原则

D.备受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2、2020年春节“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华夏大地。白衣天使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不畏生死,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在下列人物中同样为战胜病魔作出贡献的是

A.钱学森 B.杨利伟 C.翟志刚 D.屠呦呦

3、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指的是历史事件是

A.废除丞相

B.太平天国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成立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内涵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与英、葡还保持政治经济联系

C.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5、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A. 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 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 弘扬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6、《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某同学在历史笔记本上写了这样几个词:女真首领、八旗制度、建立后金与这几个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松赞干布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8、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具体内容是(       

A.进行国企改革;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进行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9、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10、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1、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青岛举行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海上阅兵。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它是

A. 东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12、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至此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应包括( )

①马列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⑤科学发展观;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13、建国初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

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4、对联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它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某地有这样一副对联:“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此对联最早应该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1世纪初

15、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

A. 民族和平 B. 民族共生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族特色

16、袁隆平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因为他

A.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B.创立地质力学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17、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使命。 “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指两岸都坚持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一个中国原则

18、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权益的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力。下列人物符合此法案保护的是(   

A. 齐白石 B. 沈从文 C. 罗盛教 D. 翦伯赞

19、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20、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九二共识”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两岸实现“三通”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①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2、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4、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6、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7、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成就

杰出人物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1月

1970年4月

1972年

青蒿素提取成功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28、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重点是什么?新中国外交上的胜利生产了怎样的影响?

33、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请指出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分别将哪些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害是姓“资”还是“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在深圳的讲话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