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小史同学在学习了《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后,结合网络资源整理出的部分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所学习的这一内容是( )
首次提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系统概括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 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 思想核心: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躁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了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失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训
3、你知道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什么时间吗
A.1949年
B.1956年
C.1978
D.1954年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中国加入WTO的时间是:
A.1998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18年
5、1954年召开的某次会议通过的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 )
A.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彻底结束
B.我国建立起根本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6、下图一组图片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 B.标志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
A.屠呦呦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8、下列节日中,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的是( )
① 端午节 ②劳动节 ③青年节 ④建军节 ⑤国庆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9、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工业化道路的开辟 D.农业合作化的开始
10、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刘少奇冤案的平反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两个凡是”的提出 D.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作出
11、中国出兵朝鲜最根本的原因是
A.美国敌视中国,对新中国不满
B.美国想称霸世界,中国对其构成威胁
C.中国是大国,应当发扬大国精神
D.美国侵略朝鲜对中国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谁提出来的(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13、如果1950年的中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
C. 一五计划大跃进
D.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
14、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国有企业改革
15、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回忆起曾填写的《念奴娇》词。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达了对下列哪位人物的崇敬之情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同时也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A.政治运动上
B.阶级斗争上
C.经济建设上
D.“两个凡是”方针上
17、“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新农村建设
18、2020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9周年,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西藏和平解放 B.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C.建成青藏铁路 D.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19、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抗日战争的胜利
20、1958年,群众中流传这样的谚语:“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吃饱”。据此推知,人民公社化运动
A.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激发群众的集体荣誉感
C.呈现农业高速发展面貌
D.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21、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23、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4、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6、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7、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8、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29、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30、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3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32、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3、请简答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34、(建国后的发展历)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抗争中走向独立,在探索道路上曲折前行,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谱写了一曲曲雄伟壮丽的篇章。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1)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做了哪些努力?(至少回答出三个方面)
(2)八大后,党由于偏离了哪一正确路线而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曲折的路”具体指什么?
(3)哪一事件后,中国开始融入改革大潮中?
(4)请列举党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的成果?(不少于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