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乌兰察布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每年3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家大事。这反映了北京是:

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旅游中心

D.全国的商业中心

2、藏民喜欢的传统食物是(  

A.糌粑

B.面条

C.米饭

D.馒头

3、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矿产贫乏

B.平原广大,精耕细作

C.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D.水能丰富,渔业发达

4、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地理位置优越③科技创新能力强④重工业发达

A.①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粤港澳大湾区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极有可能形成的模式是(     

A.“珠江三角洲服务业+香港农业”

B.“珠江三角洲农业+香港工业”

C.“珠江三角洲制造业+香港服务业”

D.“珠江三角洲出口+香港进口”

5、北京历史文化悠久,辽、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定都,历代君王对这里青睐有加,他们之所以这样选择,从自然条件考虑,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这里  ( )

A.周围地区资源物产丰富 B.地理位置优越

C.地处温带,气候适宜 D.背山面海,交通便利

6、最适合在北京城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

A. 钢铁工业 B. 化学工业 C. 高新技术产业 D. 电力工业

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分别是(  )

A. 青藏高原、巴西高原   B. 墨西歌高原、青藏高原

C. 墨西哥高原、东非高原   D. 云贵高原、帕米尔高原

8、在旅行社推出的“丝路驼铃”的旅游路线中,下列景点不可能旅游的是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敦煌莫高窟 C. 天山天池 D. 丽江古城

9、下列四幅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A B.B C.C D.D

10、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陆的游客可以在台湾岛实现“自由行”,这将直接有利于发展台湾的( )

①工业②农业③旅游业④金融业⑤餐饮业

A.①⑤ B.③⑤ C.①② D.③④

11、“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说明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上游兴建大中型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中下游疏通河道

1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重工业基础好

13、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是:

A. 新疆牧区   B. 青海牧区      C. 西藏牧区    D. 内蒙古牧区

14、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种植业优越条件是(  )

A. 水源充足   B. 光照充足   C. 人口稠密   D. 机械化程度高

15、下列地区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春小麦    华北平原——冬小麦

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东北平原——中温带   华北平原——暖温带

D.东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华北平原——湿润地区

16、下列旅游项目不属于欧洲西部的是

A. 观赏峡湾风光   B. 阿尔卑斯山滑雪

C. 热带原始丛林探险   D. 享受地中海阳光沙滩

17、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关“这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从中部穿过 B. 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D. 地形以平原为主

18、我国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内河水运最便利的地区是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三角洲

C. 东北平原 D. 华北平原

19、读图,分析我国此现象形成的原因(  )

A.跨纬度大

B.跨经度大

C.南北的差异

D.地球公转的结果

20、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南向北递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___古典园林和________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2、除本土外美国领土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两个海外州。

23、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5、目前、香港有80%以上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来自____

26、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 ,扼 之要冲,是长江“ ”的起点。

27、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______业基地和______基地之一。

 

28、西北地区夏季昼夜温差_______,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_______累积,因此,这里的瓜果特别甜。

29、我国主要铁路干线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处形成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________

30、北方地区的地方特产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洛阳_________、兰州_________等.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下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河套灌区是我国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年引黄河水量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1)松嫩平原由     (河流)冲积而成,这里属于   气候,作物熟制为

(2)简述松嫩平原发展种植业并成为我国高余粮产区的有利条件。

(3)河套灌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与松嫩平原相比,河套灌区降水较 ,该地发展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  

(4)说明我国高缺粮地区的主要分布区,分析这里成为高缺粮地区的原因。

(5)为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稳定供给,请提出两点措施。

32、读图甲—“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图乙—“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地的气候类型与图乙中的____(填字母)气温、降水状况相吻合,该种气候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__(季节)。

(2)图甲中②地的气候类型与图乙中的____(填字母)相吻合,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

(3)图乙中A气候类型的降水特征是_________,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图甲中的_________地(填数字代号)。

33、读美国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美国的阐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是个民族大熔炉的国家 ②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高度的机械化

③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④领土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⑤本土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关于美国农业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

A.五大湖地区降水稀少,适合牧草生长,形成乳畜带

B.中部地表崎岖,适合种植玉米,形成玉米带

C.北部水热充足,适宜小麦生长,形成小麦区

D.西部气候干燥,地势起伏大,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3)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东南部的硅谷是其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福建省位于115°50’E~120°47’E,23°30’N~28°19’N,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面积约12.4万平方千米,境内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一带为平原。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达6~10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1200~2200毫米,5~11月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为118.85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平方米,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

材料二福建省地图。

(1)据图判断福建省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

(2)简要分析福建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5、读材料金和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多山地、丘陵的岛国,陆地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领土南北狭长。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长约367千米。

材料二 左图是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右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试说明日本河流流程短、水能丰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图中城市B是____,位于日本面积最大的_____平原,地处 工业区内。 

(3)根据材料二,日本主要工业区集中分布在________沿岸。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有利因素是 ,限制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4)根据材料二,A与B之间的铁路没沿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 

A.虚线处直线距离近,沿线聚落少

B.虚线处是河谷,建铁路容易被冲毁

C.虚线沿线人口密度过小,不用建铁路

D.虚线处有山峰,铁路造价高

(5)根据材料二,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有一座著名的活火山________山,试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