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描述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棵柳树也没有 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种植大量柳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中国海洋渔场实行休渔制度是因为( )
A. 增加渔业收入 B. 保证捕捞安全 C. 降低海水污染 D. 保护有限的海洋资源
4、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大庆﹣﹣机械工业 B. 沈阳﹣﹣机械工业
C. 鞍山﹣﹣石油工业 D. 大连﹣﹣煤炭工业
5、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下列属于上海优越条件的是( )
(1)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2)全国铁路交通中心(3)重要的金融中心
(4)重工业基地 (5) 商业中心 (6)全国政治中心
A.(1)(2)(3) B.(1)(3)(5)
C.(2)(3)(4) D.(2)(4)(6)
6、下列地理特征与地区匹配正确的
A. 黑土地—南方地区 B. 白山黑水—横断地区
C. 牧业为主—西北地区 D. 我国最大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
7、东西半球是以经线为依据划分的,为确保从海洋上经过,导致东半球有20ºW,西半球有20ºE,因此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20ºW--160ºE B.直布罗佗海峡
C.20ºE--160ºW D.大兴岭阴山六盘山
8、4月4日习总书记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想查找芬兰的位置,应查阅的地图是( )
A.世界人口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D.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9、读下列甲、乙、丙、丁省区轮廓图,关于四省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甲省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B.乙省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东临太平洋
C.丙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绿洲农业发达
D.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丁省,“外向型经济”是该区域经济特点
10、关于图8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8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11、下列河流中流经四大地理区域最多的是( )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12、黑龙江行政中心哈尔滨每年冬天都会举行的重大活动是( )
A.泼水节
B.赛龙舟
C.冰雪节
D.那达慕
13、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2014-2015年某小型鸟类迁徙路线图,图中数据表示往返日期。完成问题。
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大致的飞行方向是(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14、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C点位于A点的( )
A.正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A、B、C三点中,全年昼夜等长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无法判断
【3】此时南半球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呈递减变化,主要是受( )因素影响
A. 海陆 B. 纬度 C. 海拔 D. 地形
16、2012年3月5日,“两会”在北京召开,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教育、科研中心
C.经济中心
D.文化中心
17、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
A.秦岭
B.淮河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18、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看见专属高空的奇观,《航拍中国》拍摄的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6个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有( )
A.江西、陕西
B.新疆、陕西
C.上海、海南
D.黑龙江、新疆
19、隆冬时节你的朋友要出河北沧州到澳大利亚去旅游,你应提醒他注意 ( )
A.澳大利亚也是冬季,要带上羽绒服 B.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动物,它们十分凶猛
C.澳大利亚是夏季,要多带夏装 D.澳大利亚中部地势平坦,人口众多,是旅游的好去处
20、近年来,北京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乃至身体都带来极大的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以步代年或乘坐公交车辆 B.增加城市绿地
C.大力推广家用小汽车的销售和使用 D.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21、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最高的山叫_______,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是_______。
22、我国东部季风区耕作业广布,一般来说,南方水稻种植区土壤以________土为主,东北平原土壤则主要是_______。
23、被誉为地球上的“风极”是______________地区。
24、新疆地形特点是
25、请列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
26、读下面“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
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山脉:② ③
(2)河流: ④ ,由河流流向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 。
(3)省区: ⑤ 地形区: ⑥ 高原A (国家),C 海。
27、南方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具有“进口﹣﹣加工﹣﹣出口”经济特点的是________省。
28、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______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29、农业生产以哪种产业为主? 。
3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划分依据是______,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划分依据是_____。
3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山脉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分列于西、北、东三面。
(2)将下列城市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空格内:________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E.鞍山
(3)东北平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4)人口稀疏区在____________,。
(5)“使用驯鹿的人”和“住在山岭上的人”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
32、读“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以出口 和 为主。
(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了 工业, 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形成了“ ”型的经济。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3)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优势是什么?(列举2个即可)
(4)你认为该经济发展模式适用于什么样的国家和地区?
33、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晶粮基地,这里能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该地发展农业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__。
(2)吉林长白山是我国松子的重要产地,当地有“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的顺口溜,说明松子的加工需要______。
A.大量的劳动力 B.充足的资金 C先进的技术 D.丰富的能源
(3)新疆自治区内古老的引水工程是______,该工程主体修建在地下的原因是___。
(4)喀什被誉为“中国西大门”,与深圳、珠海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是_。
A.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西北边陲,利于邻国贸易往来
C.人才集中,科技力量雄厚 D.灏临海洋,利发展对外贸易
(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驱,有关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 B.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
C.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D.临海,交通便利
(6)交通运输是开展区域间经济合作的重要组带,图中铁路干线②是______线。
34、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8日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事件发生后,我国迅速派出专业搜救船和海警船开往相关海域,全力开展搜寻和应急救援工作。
材料二:马航失联搜救示意图
(1)由图可知我救援船队到达图中失联客机搜索区域所经过的海峡____________。
(2)救援队员到达马来西亚,随处可见( )
A.油棕、椰子树
B.柑橘、橄榄树
C.胡杨、枣椰树
D.樱花、苹果树
(3)我救援队在澳大利亚珀斯发现当地是___________季节。
(4)救援队员在途中发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简述东南亚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三幅景观中救援队员有可能见到的是_____________图(填字母)。
A.
B.
C.
(6)近年来,“新马泰”已成为我国居民出国旅游热点地区之一,分析东南亚地区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有哪些?(提示: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和语言文化等方面分析)。________
3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我国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的功能。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材料二:左图为“华北地区局部略图”,右图为“北京气温和降水柱状图”
(1)雄安新区所在的省区简称______,邻近北京和天津,距_____海较近,位置优越。
(2)雄安新区大体位于______平原,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3)该地区为____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_______。特别是______季,气温回升快,土壤水分蒸发快,旱情严重,为缓解旱情可采取的主要措施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