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海北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我国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

B.②省区的平原因有黄河水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C.③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D.④省区主要民族的传统服饰是藏袍

2、西亚最缺乏和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

A.土地资源、风力资源 B.草场资源、煤炭资源

C.光照资源、森林资源 D.淡水资源、石油资源

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词中优美的南国风景与下列哪项相吻合   ( )

 

A.山清水碧,鱼米之乡 B.森林宝库,温带果园

C.溜冰是本地区居民擅长的体育运动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4、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回“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C.扩大耕地面积

D.退耕还湿地

5、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是(  )

A. 桃、菠萝、苹果   B. 葡萄、哈密瓜   C. 菠萝、柑橘、荔枝   D. 苹果、香蕉、梨

6、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应积极发展

A.房地产业 B.钢铁工业 C.种植业和畜牧业 D.高新技术产业

7、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①明清故宫  ②八达岭长城   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  ⑤十三陵  ⑥天坛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8、黄土高原沟谷众多,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大     ②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

③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④地形平坦开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下列旅游景点不属于北京市的是(   )

A. 八达岭长城   B. 故宫   C. 颐和园   D. 承德避暑山庄

10、三江源地区的河水主要来自   ( )

A. 大气降水   B. 冰雪融水   C. 地下水   D. 大洋之水

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棵柳树也没有 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种植大量柳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B.外向型的经济为主

C.进口初级产品,出口高科技产品

D.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3、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 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 该地区位于青海省

D. 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4、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 )

①煤 ②铁 ③石油 ④有色金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在一张长42厘米、宽40厘米的白纸上绘制中国地图,图中边缘各留2厘米,最适宜的比例尺是(   )

A. 五百万分之一   B. 一千万分之一   C. 三千万分之一   D. 五千万分之一

 

16、下列山脉和地形区均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雪峰山 武夷山

B.大兴安岭 长江中下游平原

C.巫山山脉 黄土高原

D.阴山山脉 东南丘陵

17、下列不能反映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是

A. 一月份平均气温 B. 降水 C. 地势 D. 人口的疏密

18、下列事件中,不能证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是( )。

A.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B.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D. 1983年8月,中国加入《南极条约》

19、关于西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特色民居是窑洞

B.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镇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的绿洲上,呈环状分布,

C.西北地区种依靠河水、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

D.西北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小

20、我国北方地区的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国的(  )

A. 20%、40%   B. 25%、55%   C. 25%、1%   D. 30%、40%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2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______列岛、______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_____洋,南临______海,西隔______海峡与_____相望。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______、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岛上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树,_____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23、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是______

24、西北地区地形:以________ ________ 为主,东部主要是________ 高原,西部________ ________ 相间分布.

25、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   短缺问题。

26、“远看是山,近看成川”.这句俗语描写的景观位于____高原,其分布范围主要包括____和____两个省级行政单位.它们的简称分别是____和____;它们的行政中心分别是____和____.

27、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处在 带和 带的交汇处。

28、我国正大力实施大开发,振兴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__________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29、自20世纪_____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30、台湾最大的城市是 ,台湾最大的港口: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

(2)地形部位名称:甲是______, 乙是_______;图中最高处丙的海拔不高于_____米。

(3)规划中的铁路线在AB段要_______钻隧道/架桥梁),若A点与B点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

(4)分析图中居民点早期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名称:省级行政区:A__________,B_______。临海:C_______

(2)D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是___________,E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是____________。D(特别行政区)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_,靠近香港的经济特区是______市。

3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F是_______,它与山脉E构成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此分界线在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地理意义。(各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下列内容与此地区无关的是_____

A.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  D.平原广布,多水田

(3)受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粮食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C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玉米等。

(4)四大地理区域景观各有特色,下列词语与区域组合正确的是_____

A——故宫、八达岭 B——大漠、蒙古包 C——雪豹、藏羚羊 D——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34、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土地

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

水资源

约占全国比例(%)

5.4

17.5

26.2

3.54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山脉A是____,矿产地B是____

(2)2010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旱情发展迅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受旱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由此可见水资源缺乏是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________。目前,为解决此问题采取的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

(3)你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三条)

(4)首钢从北京迁至河北省唐山曹妃甸,但首钢的科研中心仍然留在北京,请你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5)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辽中南、京津唐两大工业区,图中能将两工业基地联系起来的铁路线是。

35、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深居______,距______遥远,与山脉的共同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温差大,形成该地区最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

(2)读西北地区地形图可知,本区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受气候影响西北地区河流数量少,且多为__________河,最大河流是_________

(4)该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