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徐州初二下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

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2、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人民日报》在报道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深情地写道:“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人民日报》报道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开国大典盛况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 西藏和平解放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在(       

A.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时

B.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5、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其中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 屠呦呦

B. 鲁迅

C. 莫言

D. 老舍

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致远舰

B.定远舰

C.辽宁舰

D.山东舰

7、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从明武宗开始,皇帝多是沉迷享乐,不理政事,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土人,法纪松弛,贪赃枉法,掠夺百姓。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日益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自然灾害严重

D.农民起义不断

8、2019年1月3日上午13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沃尔本·林达勒评价屠呦呦:不论是从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作为获奖人,她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她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是:( 

A.发现青蒿素 B.制成青霉素 C.合成牛胰岛素 D.研制成氢弹

9、如图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思想解放”

A.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主张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10、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展示的时代主题是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

D.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探索中起步发展

11、某电影制片厂打算拍摄《让历史告诉未来——第二炮兵部队纪实》影片,介绍二炮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影片中的第二炮兵部队指的是

A. 海军部队

B. 陆军部队

C. 空军部队

D. 导弹部队

12、用知识小卡片,可以归纳历史知识。下图知识卡片空格处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会议:______________

时间:1987年

主要内容: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地位: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3、图画是某一时期的壁画作品,它发生于

A.抗美援朝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后

14、历史学家把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这一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成立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16、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10年形成了一个传统,即每年发布的第一个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这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A.获得土地 B.反腐败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17、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③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④中美正式建交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18、2014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举行会谈。习主席表示:女王陛下时隔35年再次来访,中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你的两次访问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从起步走向全面深化的历史进程。丹麦女王第一次来访是在

A.七届二中全会之后

B.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C.中共八大之后

D.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

19、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有

①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②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③体现了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念④保证了民族的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这标志着(     

A.海峡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B.中葡就澳门谈判取得进展

C.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22、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5、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6、被尊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

 

27、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

(2)后果:加上当时________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9、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30、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3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33、请简答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5%,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材料二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材料三  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在过渡时期中使社会主义成分一天一天增加。

——1953年周恩来在政协会议报告记录

(1)材料一中农业总产值增长与哪一事件有关系?这一事件使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大规模经济建设”指的是什么?这一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和平转变”指的是什么?其实质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