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同点(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决策
D.都是中共发展史上的伟大转折
2、十二届人大ー次会议上,习主席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C.改革开放、共同富格、小康社会
D.文明和谐、民主法治、诚信友善
3、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如下图,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4、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 B.上海浦东 C.重庆 D.广州
5、(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实现是通过下列哪一活动完成的()
A. 五四运动 B. 三大改造 C. 新中国的成立 D. 辛亥革命
6、1977年9月,邓小平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以下相关背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美建交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
B.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C. 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新征
7、比利时最大的法文报纸《晚报》报导;“在戈壁的湛蓝天空之上,飘着一缕长长的白烟:中国人第一次飞上了太空。”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往返成功
8、下图是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要考察它的生产情况应该去
A.沈阳第一机床厂
B.鞍山钢铁公司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沈阳飞机制造厂
9、“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谈到此事,孙老师说:“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C.网络的普及
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10、下侧示意图是某同学所做笔记,其中①处应为
A.“二次革命” B.井冈山会师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11、“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 “四个全面”战略 B. “实现共产主义”
C. “两个一百年” D. “三步走”战略
12、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
A.资金少,规模小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13、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
A.强击机
B.轰炸机
C.歼击机
D.重型轰炸机
14、《复兴之路》解说词写道,“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这里所说的“道路”指的是( )
A.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5、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为这些企业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6、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全党的共同任务是
A. 从严治党
B. 从严务实
C. 从严为民
D. 从严依法
17、1956年~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①开展“大跃进”运动 ②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走公私合营的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重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20、“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美建交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镇压反革命运动
21、(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衣:
(1)买衣服要凭____,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2)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____、____的方式。
食:
(1)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
(2)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____、____,____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住:
(1)住房比较____,室内设施简单。
(2)人均住房面积扩大,____和___明显改善。
23、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 宗教 | 创始人 | 创始地点 |
图片一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二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三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4、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5、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27、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0、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31、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哪三个行业的改造?
3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对西部实行什么政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指出该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初期……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你写出材料一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了哪一重大历史任务?材料二“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根本改变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标志了什么?
(2)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图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