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西双版纳初二下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果展”。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     

A.“两弹一星”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载人航天工程

D.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2、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长城1号

B.长征1号

C.神舟1号

D.东方红1号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体现在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4、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对两次“分地”理解有误的一项为

A.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B.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农民都有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如下图,该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下面是某同学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选定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7、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抗日战争

8、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民族交融的步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9、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标志是

A.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 氢弹的爆炸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飞船的发射成功

10、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的是(     

A.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B.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中央政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议

D.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11、“吃的有油、穿的有绸、还有钱来搞旅游”,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在( )

A.土地改革后

B.改革开放后

C.加入联合国后

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12、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国家实现独立自主

B.人民当家做主

C.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进入社会主义国家

1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1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A.消灭了剥削阶级

B.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A.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B.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一地方

D.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16、如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7、下图是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这辈子第一回》,表现了一位老婆婆在拿到选民证时的情形。该作品创作的背景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8、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伟大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下列人物与其相对应的是

A.邓世昌 B.黄继光 C.董存瑞 D.雷锋

20、他对家人说“我的生命从此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生命就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刻,既是他不辱国家使命的一份交待,也是他给家人的一封‘无言家书’。”他一生献给了原子弹事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他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王进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22、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3、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外交成就

 类别

      

 原则

1953年,周恩来首次_________

 方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方针。

 胜利

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25、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扩大开放的窗

B.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6、开国大典:时间:____________

27、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

28、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29、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0、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巨大成功,也有严重失误。但总体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站起来”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4)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为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成功收回哪两个地区建立特别行政区,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积累了成功经验?

(2)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屈辱。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国的国防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在有陆军的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哪两个大的军种?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015年更名为什么?

(3)在外交上,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成就显著,请写出两例。

(4)在文化、科技上,更是成果丰硕。我国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著名人物分别是谁?

(5)在中国现代史上,工业从无到有、国防的现代化、“两弹一星”的成功、航天工程的成就,”“863计划”“973计划”的实施等,都体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请问.科学技术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从我们中国各领域取得的成就看,我们应有哪些自信?(写一个)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以新西藏、新发展、新生活、新变化为展示主线,以“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族文化、创造美满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展示理念,以“天上西藏”为展示主题,突出表现拉萨城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构想。

(2)材料二展示了西藏今天的风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西藏、新发展、新生活、新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其含义是什么?

材料三:广大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要携起手来,支持、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前程。

——摘自《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4)大陆与台湾在“支持、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分别作出了哪些实际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5)综合以上材料,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过程中,对以上地区采取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祖国统一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分别有哪些?

(6)在维护祖国统一的历程中,你认为未来要迈上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