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绥化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B.听完老教授的话语,他终于茅塞顿开,仿佛大彻大悟般,开始了新的征程。

C.他之前是国内外知名的优秀物理学家,近年来却销声匿迹

D.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下列各项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解说:句中的“朦胧”是动词。

B.蔚蓝的王国  往事依依  回忆我的母亲  最苦与最乐

解说: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这些绿色健康食品,将增加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D.近期,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解说:这个句子中“近期”作状语。

3、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抵达这些人的心灵,接近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才发现,我们对生命的了解竟是那么肤浅,那么简单。②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它浩大而琐碎的表象。③他们的心底,深藏着苦痛,深埋着善良,深掩着真爱,深蓄着大义,我们竟毫不知晓。④而一些人的内心,一些事情的真相,却藏在岁月的背后,我们无法感知。⑤所以,只有岁月的河流在喧响中沉寂下来,在翻滚中平静下来,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一个生命,懂得一颗心灵,才会明白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真实与美好。

A.第①句话中“那么肤浅,那么简单”运用了排比修辞。

B.“浩大”和“表象”都是形容词,“沉寂下来”“真正理解”都是偏正短语。

C.“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它浩大而琐碎的表象。”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们”。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④①③⑤。

4、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掇(cuàn)  慢(dài)  静(tián然而止(jiá

B. 咐(zhǔ暗(huì)  羁bàn) 销声迹(

C. 杂(rǒng)  默(jiàn)  然() 草鹰飞(zhǎng

D. 家(诚(qiǎn)  俯kàn) 接而至(zhǒng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判断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挑兮达兮,___________。(《诗经·郑风》)

(2)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3)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4)便要还家,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美丽贤惠的姑娘是好的配偶,《关雎》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佐证。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填空

(1)《苏菲的世界》中的哲学以平易近人的面貌示人,时而是__________,时而是__________,时而是哲学大师们的小故事。

(2)__________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以书信的形式和中学生探讨了许多问题,如在《谈读书》中他认为尤其要紧的是__________;关于读书的方法他有两点建议:第一,__________,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傅雷通过书信训练傅聪的,不仅是文笔,更是__________。傅雷认为,世界上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②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③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④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⑤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⑥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1选文开篇提出“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这一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不包括( )

A.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

B.对所观察的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

C.写景就是写情。

D.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

2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优秀诗人和画家一直是很认同“写景是为了写情”的理念的。

B.写诗、作画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必然高于现实。

C.写诗、作画只要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就能全面深入。

D.不论写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达成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决定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产生,而意境的产生有赖于作者的思想感情。

B.山水画家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能够深入全面认识对象,产生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的感情,从而让意境在作品中产生。

C.画家熟悉客观事物也不一定能画出好画。山水画意境的独创性,要求画家不能简单重复别人,要有自身的深刻感受和表达这种感受的强烈愿望。

D.山水画家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一个山水画家的优秀作品,意境和意匠缺一不可。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