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漯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欺侮  枯燥  斯石英  行将就目  自圆其说

B.诀择  彷徨  综合征  震耳欲聋  销声匿迹

C.陨石  彗星  流水账  怒不可遏  核磁共振

D.家眷  物候  石炭记  五彩斑斓  分崩离析

2、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深秋的时候,一辆辆拖拉机拉着锃亮锋锐的犁铧划破故乡的大地。大地露出一道道新鲜湿润的土壤,弥散出泥土浑厚清纯的气息。人们拿着铁耙忙着整地作畦,            。麦种播进大地,仿佛融入了母亲的怀抱。

A.然后用木质耧车将一粒粒麦种播洒在土地里

B.继而开始播种,等待那一粒粒麦种的丰收

C.那是田间地头最认真的一道风景,带着希望

D.即使生活忙碌而又单调,但他们从未觉得枯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舞台上女艺术家的演奏______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2)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______到一千年以前。

(3)只有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______。

A. 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

B. 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C. 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D. 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幸亏小李从中斡旋,才得以缓和。

B.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就无从进攻。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为上、下两片,从内容上看,上片写梅花______________的处境,下片写梅花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3在古诗中,咏梅的诗句有很多,你能再写出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白居易)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5)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过程。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

A. 第一段第3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 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 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

D. 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3从第一、二、三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标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一段_____(活泼  轻松)

第二段_____(急切  焦虑)

第三段______(惘然  陶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请以“记一次难忘的旅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游记。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⑤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