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襄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B.林同学在班会课上介绍学习方法,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C.6月14日,世界杯的光芒照耀俄罗斯大地,世界各地的球迷们纷至沓来,尽享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盛宴。

D.语文老师上课言语幽默风趣,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种别具匠心的场所,有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B.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明知故问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

C. 吆喝的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灵活机动

D.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xǐng) 严竣   挑拨离jiān 前呼后拥

B. 角(líng   浩劫   分崩离   不修边副

C. 绊(   演绎   垂珠联lóng   格物致知

D.   束缚   安营扎zài   纷至踏来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时(shà   诚(qián   立(chù   词夺理(qiáng

B.慢(dài   默(jiān   水(   莺飞(zhǎng

C.绊(   药(gao   纶(qIng   怒不可è

D.落(duò   望(1iào     神迷(xuàn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B.“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蒹葭凄凄,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3求之不得,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 。(《关雎》))

(4)_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船头坐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佛印居右(魏学洢《核舟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跟车铺打印子,还不如给我一分利呢!”“我也不打印子,”祥子出着神说,“我慢慢地省,够了数,现钱买现货!”

上面文段中的“老头子”是 ________ (人名),祥子这次买车的最后结果是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大宝

①老孙有一儿一女,儿女后来相继成家了。

②女儿结婚前要买婚房,首先考虑的就是要照顾父母,离得近才方便,就选了她们小区里的一套,跟老孙家就隔着几座楼。女婿是外地留京的大学生,父母都在外地,在哪儿买房都一样,也没啥意见。

③结婚后就要生孩子。老孙叫过女儿说:我们年纪都大了,没办法一块儿看俩。你哥的甭说了,我们肯定得看着。你的孩子,自己想办法吧。女儿点点头,没说啥。

④两个孩子相继出生,没差一个月,都是男孩儿。老孙乐得脸上开了花。他给孙子起名叫大宝,想让外孙叫二宝。女儿淡淡地说:我家孩子不是宝,我们也不叫宝。果真没叫宝,叫晓晓。

⑤女儿把婆婆接来,照看孩子。孩子三岁,上幼儿园了,婆婆着急忙慌地回乡下跟公公团聚去了。女儿和女婿只好自己带着孩子。

⑥有一天,老孙带大宝到小区的中心广场上去玩,见几个孩子正蹲在一个角落里看着什么。大宝也要去看。老孙拉住他:蚂蚁打架,有啥好看?听到他们说话,晓晓抬起头看到他们,叫了一声姥爷,接着看地上。老孙说:晓晓,姥爷带你去中心广场玩吧。晓晓说:我们看蚂蚁搬虫子呢!老孙嘟哝了一句:闲的!

⑦大宝小声问他:爷爷,蚂蚁怎么把那么大的虫子搬进小窝里呀?老孙说:它们搬不进去。就是搬到窝门口,蚂蚁们都出来吃,把虫子吃完就得啦。大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⑧上了学,大宝跟晓晓分在一个班。

⑨快到暑假的时候,大宝回来说,学校组织游学呢,有愿意去的就报名。老孙问他:上哪儿啊?大宝说:景德镇。老孙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一个做瓷器的地方,有啥好游好学的?他指着碗柜里的碗,还有茶几上的茶杯,说道:就这些东西,左看右看能看出花儿来?大宝没说啥。

⑩转天碰到女儿,老孙说:我看晓晓也挺听话的,要不暑假就放我们这儿吧?女儿说:我们都给他安排好了,去游学,去夏令营。老孙没再说啥。

有一天,老孙吃完晚饭出去遛弯儿,看到一辆消防车呼啸着往小区里开去,他赶着去看热闹。到了地方,却发现是女儿家那个门洞,心就一下子揪起来。只见两个消防员从楼里出来,后面跟着晓晓。消防员教育他以后要注意安全。晓晓点点头。

老孙忙着问:晓晓,怎么回事啊?晓晓说:我做油焖大虾,火开得太旺了,油也太热了,往里一倒虾,油扑出来了,着了。老孙急了:怎么着了?晓晓赶紧解释:我用灭火器把火扑灭了,是邻居阿姨报的警。老孙训斥他:你说你,这么小的孩子,做什么油焖大虾呀!嘴巴就那么馋吗?晓晓说:下回我把火关小点儿,让油温低点儿就没事了。

初二放寒假,晓晓要到外地去看他爷爷奶奶。大宝听说了,就回来对老孙说:我也想跟他一块儿去。老孙一撇嘴说:那穷山沟有啥可去的?那边还没暖气,屋里没有外头暖和,跟冰窖似的。一出了太阳,好多人都跑出来晒太阳呢。大宝吓得一哆嗦,似乎真被冻到了。

老孙找到女儿:你们真让他一个人回老家?女儿说:我们又没假,只能让他一个人回去。老孙说:我们帮你看着他吧。晓晓倒笑了:姥爷,你可真逗。我都多大了,还用你们看着?我爷爷奶奶想我了,我得去看看他们。都说江南风景好,我也得去欣赏欣赏啊。

转过年来就是中考,晓晓考上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后来老孙才听说,晓晓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了十几篇作文,还有一篇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二等奖,题目是《山里的年》,这都是能加分的。而大宝连高中的分数线都没够上。他爸妈气得要死,可他还抱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

老孙也是恨铁不成钢,叫过大宝来说:晓晓参加作文比赛获了奖,能给他加分啊,你怎么就不参加呢?参加了,兴许还能获个奖呢。大宝百无聊赖地说:那么点破事儿写来写去,有意思吗?

老孙被噎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1】下面对本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对比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篇文章通过老孙的孙子大宝和外孙晓晓的成长经历的对比来呈现主题。

B.作者选取看蚂蚁、游学等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小事儿,表现两个孩子的不同经历,进而表现出两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的不同影响。

C.大宝说的“那么点破事儿写来写去……”与上文晓晓的获奖作文《山里的年》,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大宝的生活阅历少,目光狭窄。

D.作者写晓晓做油焖大虾差点引发火灾的情节主要是为了表现晓晓的可怜,父母没时间管他,爷爷奶奶姥爷也不管他。

【2】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老孙嘟哝了一句:“闲的!”

老孙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一个做瓷器的地方,有啥好游好学的?”

【3】结合全文内容,请说说文章最后,老孙为什么“被噎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人与人之间最难的是沟通与理解,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误解的事比比皆是。而当了解到事实真相后,你或许会发现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或许你一直讨厌的、抱怨的却是另一个人的良苦用心。你与父母、与同学、与师长之间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事情的结局是什么呢?如果没有,如果你遇到这样事又会如何处理?请以“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请以“我真的感到 ”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