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少数民族地区 B.新解放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2、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3、下图是香港回归时中英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照片。从史料运用的角度 说,对下图的史料类别判断不正确的是
A.直接史料
B.图片史料
C.书证史料
D.一手史料
4、邓小平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九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0件,修改法律101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决定36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国务院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3部,以“一揽子”方式修订行政法规125部。这体现的发展战略是
A.发展经济,建成小康社会
B.加强立法,全面依法治国
C.体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
D.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
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有自主权
B. 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不实行按劳分配
C.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 增强企业活力
7、电视剧《三八线》正在热映,讲述1950年鸭绿江上的渔民怀着国仇家恨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保家卫国的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下图是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他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董存瑞
D. 罗盛教
8、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就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9、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你知道毛泽东笔下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桥”是指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苏通大桥
D.港珠澳大桥
10、农民形象地称赞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称赞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1、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 优先发展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D. 农、轻、重工业比例均衡发展
12、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处理对外关系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是
A.互不侵犯
B.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
D.维护主权
13、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构想
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
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没收官僚资本
D.建立国营经济
15、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美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16、英国《卫报》某专栏作家曾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尝试性的一步”是指( )
A. 结束“两个凡是”的方针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下图是我国1978年到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柱状图,根据这幅图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有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③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位
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位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18、仔细观察简图,从中可体现出的主要内容是
A.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B. 建成“一国两制”构想
C. 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调整国民经济
19、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式的新变化,新变化是
A.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 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C. 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
D. 国际形势的变化
20、“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并设立民族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材料论述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_______。
22、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23、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2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制度)。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5、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全国已建立 _____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7、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29、开国大典
(1)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0、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_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的方针。
(2)“________”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1、 一个国家的外交成就是这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哪次?
③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④21世纪初,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举出2个即可)
⑤从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看,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2、谈一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33、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
(1)材料一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歌中所唱的带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谁?
(2)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在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