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丽水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的李太白,才思敏捷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

②“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

③读书人,多儒雅。

④军旅战将亦可儒雅,饱学诗书,则称儒将。雄姿英发的周公瑾,秉烛夜读的关云长,均是儒将的典范。

⑤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赞赏。

A.②③①④⑤ B.⑤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⑤ D.⑤③①④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疲情已向全球蔓延,中国的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境外的情况日益严峻。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英国等国已经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疫情重灾国。

B.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C.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规范考古发掘、国际文化财产交易、可移动文化财产保护等。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 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C. 悠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消失

D. 宛转  悠扬  愉快  自失  弥散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添了寻幽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村,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怆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苏轼的一首词,完成小题。

 

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请为这首词选择一个合适的词牌名(   )

A.临江仙   B. 卜算子 C. 渔家傲 D. 天净沙

(2)试赏析“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包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②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④岱宗夫如何?    。(杜甫《望岳》)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饮酒》(其五)中,陶渊明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自己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句子是“   ”。 

②《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在铠甲上,一片金光闪烁的句子是“   ”。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走近名著。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边的问题。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1)该选段表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林冲杀死陆谦是因为___________

(2)该选段鲜明地表现了《水浒传》怎样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议论性文本,完成小题。

①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⑨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⑩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本选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2选文⑥-⑩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3第⑥段加点的“大学问家”和“大哲学家”能否互换位置?请说明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着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字数不少于5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