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恬静 执拗 晦暗 消声匿迹
B. 思慕 焕然 谛结 人情事故
C. 荫庇 拔涉 懈怠 金碧辉煌
D. 馈赠 寒暄 褪色 沥尽心血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yàn)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 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 大雁顺着弯曲(qū)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shòu)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D.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qiào)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xī)大浪。
3、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络绎不绝 物有所直 美不胜收 巍峨壮观
B. 色彩斑斓 轻歌曼舞 交相晖映 瞬息万变
C. 纷至踏来 扬尘远去 一如既往 腾空而起
D. 名副其实 和颜悦色 非他莫属 信守诺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B.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的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C.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安全教育事故,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D. 我们都不忘初心践行自己的梦想,在不同的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
5、(古诗赏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关雎》)
(3)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
(5)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6)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式微》)
7、名著导读。
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__________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才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_____________ ,这部著作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鞭炮梦
余继聪
①我们那个时候的乡村男孩子,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拥有一挂鞭炮,特别是在临近过年的时候,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
②小伙伴们,总是还离春节好几天,就不顾家人“到过年时再放,早早放完了,过年就没有了,只能看着别人放了”的嘱咐,偷偷摘取几个鞭炮,到村路上来放,一副骄傲、炫耀的得意样子。有的是把炮仗插进牛屎堆里放。或者用一个烟头,或者用一支点燃的香,小心地点上火,然后迅速撒腿往后跑。这样,可以把稀牛屎炸得漫天乱飞。看到这,小伙伴们开心得很,简直可以说是心花怒放,他们的快乐也爆炸开来,溢满整个山村,飞向山野田坝。
③我从来不曾享受过这样的快乐。偶尔家中经济宽裕的年成,父母亲舍得买一挂鞭炮,用于大年三十晚上,除旧迎新。买回鞭炮的时候,父母亲常常会反复嘱咐我们兄弟三人,不得偷偷解鞭炮出去放,而且母亲常常会把鞭炮藏起来,等到年三十除夕夜才公开拿出来放。我是个乖孩子,从来不敢违背父母亲的嘱咐,所以从来没有偷偷解过炮仗放。二弟却不然,无论母亲怎样藏,他都能找寻到炮仗,偷偷解几颗出去放。这样,一挂一百响或者二百响的鞭炮,等到过年的时候就被二弟偷得只剩下几十颗了。
④为了拥有一颗鞭炮,我们很盼望村里有人家办红白喜事。除此以外,乡村里没人买炮仗放炮仗。
⑤盖新房子,竖柱时得请客,要“点梁”,就是用公鸡血祭梁,都得放炮仗。娶媳妇,嫁姑娘,都得请客,放炮仗。这时,我们小孩子往往比主人还盼望得急,还开心。炮仗一拿出来,一个个马上围拢去,睁大眼睛,猫着腰,做好了向前猛扑猛冲的准备。我们是多么盼望多落地几颗未炸的炮仗啊!硝烟还没有散净,有时是主掌“鸣炮”的人手里还在有零星的炮仗哔啵作响,我们围在四周的孩子,已经开始撒腿拼命往前猛冲了。此时,不怕炸伤眼睛,不怕炸伤手的孩子,就能够多捡拾到几颗落地未炸的“死炮仗”“瞎炮仗”。这需要眼尖,否则冒了一次风险,捡拾起来的可能是火药已经燃尽,只不过未炸开的炮仗壳。等到再寻其他炮仗时,地上未炸的炮仗早就被小伙伴们捡拾完了,给自己留下的只有一地的烟花炮仗皮和一分失望。
⑥白喜事,就是死人。是无法盼的。碰巧有人家不幸,办白喜事,主人及其亲朋好友很伤心,去帮忙的成人乡亲们也都收敛了笑容,表现出跟主人同悲的样子,我们小孩子们,却很高兴,也同样要乘机去抢夺、捡拾鞭炮。
⑦后来家中经济条件好了,而且自己有了一份不菲的工资,也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多么希望很奢侈地放一挂炮仗,但是我长成大人了,有了一份矜持,不敢象儿时那样喜形于色地去放炮仗了。况且,还担心真放了,却找不到当年盼望放一挂炮仗的那种快乐。
【1】文章围绕“鞭炮”依次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鞭炮一拿出来,一个个马上围拢去,睁大眼睛,猫着腰,做好了向前猛扑猛冲的准备。(从人物描写角度)
(2)他们的快乐也爆炸开来,溢满整个山村,飞向山野田坝。(从词语角度)
【3】分析第④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4】阅读第⑦段,谈谈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5】结合全文,说说以“鞭炮梦”为题的妙处?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