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看戏前,作者主要用衬托的手法,写出平桥村是儿时的“乐土”,又以这里一般的“乐事”,引出后面“到赵庄去看戏”的情节,为下文做了铺垫。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作者描写江南特有的农村风光,衬托小伙伴们去看戏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反映平桥村老人和孩子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到星期天,小亮都要随爸爸妈妈去姥姥家,探望年迈的姥姥的生活状况。
B.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严谨,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C.现在的家电越来越便宜了,有的家电的价格甚至下降了一倍。
D.为持续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这次会议将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凫水(fú) 怅惘(wánɡ) 山麓(lù) 豁然开朗(huò)
B. 羁绊(jī) 登时(dēnɡ) 陨石(yuán) 天衣无缝(fènɡ)
C. 脑畔(pàn) 眼眶(kuànɡ) 海棠(táng) 戛然而止(jiá)
D. 凋零(diāo) 家眷(juàn) 沼泽(zhǎo) 窈窕淑女(zhào)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报上登了《十件值得忘记的事》一文,是十条别开生面的格言。
B.我校这次为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
C.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让玉麦人绽放着勃勃的生机。
D.八大山人常常被一些研究者塑造成愤怒的一个艺术家。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中的“怒”字用得好,试简析。
【2】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艳丽,描绘出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7、阅读下列两个名著语段,回答问题。
A.你对时间的安排,学业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别,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与实践。这是我为你最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
B.思成学业,我有点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
(《梁启超家书》)
(1)语段A选自 ,全书内容首先强调的是 的问题。
(2)语段A和B都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信,请你说说他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教育和提醒儿子的?
(3)下列语句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流淌着朱光潜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和赤诚关怀。
B.挪威作家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将枯燥乏味的哲学变成了通俗而有趣的小说。
C.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钢琴家,再为音乐家,终为艺术家。
D.傅雷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跟儿子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
8、阅读《教育“熊孩子”首先学学熊妈妈》,完成下面小题。
①小熊要爬很陡峭的雪山跟上妈妈,虽然一次次失败滑下山坡,却仍一次次奋力尝试,最终成功登顶——这段视频被竞相转发,人们纷纷为小熊的顽强和不放弃点赞。相信很多家长会拿小熊爬雪山的视频去教育自家的“熊孩子”,然而,你可曾想到正是熊妈妈按捺焦虑、舍得放手、耐心等待,才赋予了小熊放手一搏、永不言弃、愈挫愈勇的意志和作风。
②当下,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陷入难以名状的焦虑:砸锅卖铁“倒贴式”甩卖,只求有人把娃和作业一起接走;不陪作业,母慈子孝,一陪作业,鸡飞狗跳;辅导孩子是“危险工种”,会要命!凡此种种,看似戏言,实则吐露了现实生活中,众多家长面对孩子教育成长问题时的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甚至真有年轻妈妈因孩子写作业“磨蹭”被气到突发脑梗。
③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中,一幕幕与辅导作业有关的人间悲喜剧,在一张张书桌前轮番上演。一声叹息一滴泪,一声吼叫一声悲——每个窗口都投射出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担心孩子不自律,管不好自己;担心孩子不如别人而自尊心受伤、自信心受挫;担心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立身之本、立足之地……父母的万般焦虑挤压了孩子身心成长需要的空间,大包大揽、严格管控只为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违背规律地画地为牢,时时管、事事管,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长成了缺乏独立性的“妈宝”和“巨婴”。
④其实,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家长们不妨学学那只熊妈妈,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去做、去体验力所能及的事情,承担应有的责任。家长要做的就是放手不放任、扶持不挟持、关爱不溺爱、宽容不纵容,着重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⑤孩子终有独立生活的一天,与其替他遮风挡雨,包办一切,不如适当放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自食其力。只有这样,才能见证成长,收获幸福。
【1】结合选文第①自然段内容,你认为如果在第④自然段之后增加一节内容,应该重点论述与____________有关的内容。
【2】下面有关本文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育‘熊孩子’首先学学熊妈妈”。
B.文章开头讲述小熊爬雪山的故事,是为了证明顽强和不放弃的重要性。
C.文中“妈宝”和“巨婴”,指的是缺乏独立性、永远“长不大”的人。
D.为了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家长应该学习熊妈妈,放任他们,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
【3】下面这则材料如果用来作为本文的论据,应该插入哪一自然段的开头?为什么?
有一次聚餐,朋友带着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飞轮一样拼命转动菜台,什么好吃就往自己嘴里塞,大人根本没法伸筷子。问朋友,为什么不管管孩子?他说:现代教育要解放天性,不能拿老一套束缚孩子。
9、作文:
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古典诗词、历史古迹、历史文物、历史人物……
请任选一首诗词、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一件文物、一位人物…… ,将“_______,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抒写你的亲身经历与真情实感;2、请写在专用作文纸上,不少于600字;3、行文不要出现你的学校、班级、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