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嘉兴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那天晚上,他父亲来拜访我的父亲,走时一副面红耳赤,义愤填膺的样子。

B. 今天的晚会上,这两位著名的“老戏骨”首次同台演出,配合得天衣无缝

C. 在这新的征途中,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去勇敢拼搏,奋力前行。

D. 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2、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liè)   蛮(hènɡ)   事(yì)  锁(jiā)

B. (xuē)   辩(jiǎo)   切(tiē)   劣(zhuó)

C. (miè)   击(chuí)   目(dǔ)  赋(yǔ)

D. 落(duò)   失(sànɡ)   浩(jié)   褓(qiǎnɡ)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文里_____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_____……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_____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_____,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思想 侵入 奇珍异宝

B.隐藏 思绪 潜入 源头活水

C.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D.蕴藏 思绪 侵入 奇珍异宝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交代了卖炭翁辛苦劳作的原因。

C.“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尽显宫使骑马时的风度翩翩之态,赞美了“宫使”的风采。

D.“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2全诗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

(2)崔颢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走进名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前苏联作家奥特斯洛夫斯基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公保尔是在_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2)在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3)填空

14岁的女孩苏菲有一天放学回家,收到一封神秘的来信,信上只有一句话——“你是谁?”从此以后,神秘而不寻常的来信接踵而至,向她提出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水能变成酒吗?”……由此,一幅伟大的画卷在她面前展开……

这部著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崔立的《父亲是一盏灯》,完成后面小题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灯光。看不到灯光,就意味着看不到走出去的希望。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闪着一双绿光眼的狼、碗口粗的蟒蛇、吸血的蝙蝠,各种千奇百怪的野兽,还有……

儿子想哭。儿子说:“爸,我害怕。”

儿子说:“爸,都是我的错,要是听你的就好了。”

儿子还说:“爸,我们不会真的被狼吃掉吧?”

父亲忽然笑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没那么可怕的,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儿子拉住父亲的手,说,“爸,那我们赶紧走吧。”

父亲说:“好啊,你跟好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儿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还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不知又走了多远的路,走在前面的父亲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不知又过了多久,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到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追债的上了门,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种: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想过逃跑,可是往哪里逃呢?更何况,这个时候,外面一定有人盯着自己,想逃,没那么容易!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钱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1请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父亲是一盏灯”的理解。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4这篇文章对父亲描写最多的是刻画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5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牵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允许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若需要请用字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