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英雄人物中,被誉为“人民好干部”的是( )
A. 焦裕禄
B. 雷锋
C. 邓稼先
D. 王进喜
2、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
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C.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3、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A点到B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4、下列成就中属于是一五计划时期完成的是
A.上海大众 B.武汉钢铁基地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大庆油田
5、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下列属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日建交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建交
6、(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D.习近平
7、珍贵的照片记录着精彩的瞬间,却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D.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8、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回顾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的时间及机构分别是
A.1912年,民国议会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 D.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新四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10、1979年日本政府宣布向中国提供开发援助,当时的日本外相大来佐武郎坦诚,“500亿日元贷款的项目,如北京和秦皇岛之间的铁路……都是为了把煤炭从内地运出来,从而带有为日本供应煤炭铺平道路的内容”。材料可以说明( )
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经济利益影响对外政策
C.日本经济严重依赖中国
D.中日矛盾彻底烟消云散
11、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__________、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横线处应填
A. 速度变化、环境美化
B. 环境美化、科技创新
C.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
D. 结构优化、质量强化
1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词“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和“南海边写下诗篇”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A. 设置经济特区与“南方谈话”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与“南方谈话”
C. 设置经济特区与开放沿海城市
D. 设置沿海经济开放区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3、对联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自主权通富裕路,责任制架幸福桥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14、如图的影片情节中,主人公中争分夺秒,克服困难,确保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顺利升起,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党的诞生
B.抗战胜利
C.解放南京
D.开国大典
15、下图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承包责任制
1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
A. 军事工业 B. 民用工业 C. 重工业 D. 轻工业
17、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 )
A.“三个有利于”标准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在史料研究时了解到,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中共中央此举的目的在于( )
A.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
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综合国力逐步提高
C.中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下面哪位历史人物为了这个“谜底”甘愿隐姓埋名?
A. 王进喜
B. 雷锋
C. 邓稼先
D. 杨利伟
21、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________个沿海城市。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________推进,相继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等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
(6)结果:中国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22、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4、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5、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6、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 成就 | 杰出人物 |
1964年10月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③ ④ |
1966年11月 | ① | |
1970年4月 | ② | |
1972年 | 青蒿素提取成功 | ⑤ |
1973年 | 籼型杂交水稻 | ⑥ |
27、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12年9月,我国第一首航空母舰“____”交接人列。
29、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30、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一部争取人民主人翁地位,不断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你是如何理解“站起来”的?此后,西藏人民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西藏问题解决的方式是什么?
(2)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也在稳步推进。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产生新中国第一部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它的名称是什么?我国人民从此有了形式权力的最高机关,它是什么?
(3)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走向强起来。中国人民强起来之时,也就是人民的中国梦梦圆之时。请问,当前“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什么?
3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33、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回答:
(1)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哪一措施?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请列举该措施实施期间取得的成就。(任举一例)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哪对三个行业进行变革?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本次变革的意义是什么?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活在云南独龙江、怒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独龙族曾经历原始的巢居、穴居、树居,到后来住上竹木房。现今,他们都住进了新居。如图1、图2所示。
——摘编自高志云《独龙族社会文化与观念嬗变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独龙族生活的地域。
(2)小静同学认为,独龙族的居住条件发生巨变是因为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你是否同意她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