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楫(jí) 黍(shǔ) 椎髻(jì) 篆章(zhuàn)
B.虞山(yú) 糁(sǎn) ##dot## 罔不(wǎng) 峨冠(guàn)
C.弥勒(lè) 贻(yí) 壬戌(xū) ##dot## 矫首(jiǎo)
D.衣褶(zhě) 髯(rán) 器皿(mǐn) 箬篷(ruò)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慰(wèi) 行辈 (xíng) 羁绊(jī) 亢奋(kàng)
B.怅惘(wǎng) 冗杂 (rǒng) 糜子(mǐ) 斡旋(wò)
C.蓦然(mù) 农谚 (yàn) 连翘(qiáo) 追溯(sù)
D.缄默(jiān) 凋零 (diāo) 龟裂(jūn) 腐蚀(shí)
3、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一部科幻小说,赞扬了尼摩船长等反压迫的战士形象。
B.《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的书是《千字文》。
C.《昆虫记》被鲁迅认为是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D.保尔因往神父的面团里撒烟灰,被学校开除,当时的他只有12岁。
4、对这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5、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诗歌首联所描绘的画面。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古诗文填空。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雎》中最能表达男主人公求之不得而忧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炭翁》中主人公因希望炭卖个好价钱而产生复杂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冥有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1)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
(2)从全书的故事来看,选段中的人物凝聚了那个时代怎样的精神品质?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 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 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1】简要说说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
【2】“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始盛开”,结合选文解释这种自然现象。
【3】选文第二段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4】选文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
B.由空间到时间
C.由时间到空间
D.由时间到空间、由主要到次要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②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