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包头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偏僻   屹立   人情事故   富贵荣华

B. 怠慢   嘱咐   雪夜弛马   垂珠联珑

C. 家眷   羁绊   大彻大悟   翠羽流苏

D. 严竣   恬静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2、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记之而去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神情与苏、黄不

C.中轩敞者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D.潭中鱼百许头 珠历历数也

3、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suǒ   怠(xiè   戛然而止   纷至踏来

B. pàn   绕(yíng 亭台楼阁   穿流不息

C. 旋(   销声匿迹   不知所错

D. 皱(zhě   媚(   怒不可遏   接踵而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5月11日,珠海市初高中全面复学,校园里又喧腾起来。

B.她踏上了赴武汉抗疫的征程,父亲的叮咛还萦绕在耳畔。

C.杨教授为人谦逊,不慕名利,目空一切,深受学生爱戴。

D.香山湖公园二期于“五一”期间开放,游览的人纷至沓来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下面各题。

选段一: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剖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她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

选段二: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本文段选自《 》,选文一中提到的“这条道路”指代是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这部名著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主人公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请谈谈主人公身上有哪些英雄品质吸引着你。结合选文或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至少答出两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又见秋风起

①深秋,渐起的冷意使整个校园花草萧条,生命全无。飒飒秋风中,两株奇崛的古槐硬是挺着虬枝到现在,也再无还手之力地落个满地枯枝败叶。冬天未到,我早已佝偻了腰背,像一只僵硬的蚂蚁踟蹰着。

②“丁零零……”清脆响亮的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妈。

③“天气转冷了,你衣服够吗?棉被厚不厚?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冷空气,下降 10 度,不 够的话我明天给你拿来……”妈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

④“够了够了,你不用专门跑一趟了。”妈仍不放心地嘱咐了好几遍,才不舍地放下电话。

⑤从她的声音里我似乎能感受到她急促的鼻息,耳边萦回的叮咛撩动我隐约的遥想。 我仿佛能看到此刻的她正拿起亲手为我新织的毛衣,铺平又叠起。其实远在异乡工作的我每年秋寒时都会第一时间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那些琐碎的唠叨如时光深处的温暖烙印,为我拂去秋寒,融化冬雪。

⑥记得还在读师范时,秋寒刚刚到达的一个大清早。我懒洋洋地拿着饭碗,不情愿地走出寝室。被迎面的寒风一吹,我浑身瑟缩,慢吞吞地朝食堂走去。

⑦下了楼,发现门口有两个熟悉的身影。走近了,却发现是父亲和母亲。父亲穿着那件洗得泛白的中山装,袖口的卷边已经磨破。他通红的脸上直冒热气,一双粗粝厚实的大手正凑到嘴边哈气。母亲的头发上沾满了细碎晶莹的冰霜,脖子里土黄的围巾衬得她的脸色有些泛黄。她把双手叉进棉裤口袋里暖手,肥大的棉裤使她瘦小的身躯看起来更加单薄。他们的身旁支着一辆 28 寸的加重自行车,一边的脚踏上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车子不堪重负似乎将要倾倒。

⑧“你们怎么来了?”我赶忙把母亲拉到一旁的桂花树下低声询问。父亲在一旁笑盈盈地望着我,眼里却盛满疑惑。他们哪里知道,他们这身乡下人的打扮在这县城里有多扎眼,我真怕会有同学看见。

⑨“这不你爸昨晚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冷空气,怕你冻着,一大早就赶来了。”母亲边解释边伸手去解蛇皮袋,里面装满了我的衣裤鞋袜。“还有你最爱吃的土酱炒冬笋肉片,天冷要多吃点!”母亲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保温杯塞到我怀里。

⑩我一边应声一边催促他们赶紧回去,父亲便骑上车带着母亲回家。我一看表:才 7 点整,而他们却空肚子骑了 15 里路,把掌心的温暖捎带到了我的手里。我愣愣地站在那儿,嗓子眼儿被哽住。捧着温热的保温杯,我在桂花树下泪流满面。父母亲每天夜晚为我看天气预报,牵挂着他们一辈子也不放心的儿子,而我却忘记了问候一声右手还植着钢板的父亲和惧寒的母亲。

想起“气象先生”宋英杰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一个故事。

家住北京的他看完电视后,寝不安席。他拨响了远在武汉的儿子电话。告诉儿子寒流快到武汉,嘱咐儿子注意保暖,要不就寄点衣物过去。儿子在那一头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挂了电话。他准备再拨时,哈尔滨的母亲打来电话,关切地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没有?”他来不及答话,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喷嚏。母亲急了,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责备”的话。她问母亲那边天气,母亲说:“雪还在下呢。”

他愣住了,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记了北风起处的哈尔滨和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人间最温暖的亲情都是自上而下的?在秋风起时,父母常常惦记着远方的儿女,而我们却忘记了去关心下独守家中年迈的双亲。父母永远是我们心底最温暖的灯,照亮黑暗,驱逐寒冷。而生活在融融爱意中的我们是否能用及时的问候抚慰他们,让他们的心远离寒冬?

【1】文章记叙了三件事情,请仿照例句,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例句:母亲打来嘱咐的电话让“我”添衣注意保暖,“我”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

①读师范时一个秋寒的早晨,________

②北风未到武汉时,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⑩自然段画线句“捧着温热的保温杯,我在桂花树下泪流满面”表达了“我”此刻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章为何要叙述“气象先生”宋英杰的故事?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参观(游览)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游览)记。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3)在适当的地方,要点出你所得到的的教益或受到的感染。(4)不出现真实的人名与校名;不少于600字。(5)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