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东方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京剧行当中,扮演男子的为“生”;扮演女子的为“旦”;“丑”,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粗鲁或奸险的人物,灯笼里提到的“花脸”就是。

C.“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这首诗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D.古代年龄称谓:垂髫指三四岁至七八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指男子二十,期颐指百岁之寿。

2、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赋(yǔ) 恐(bù) 梁(háo) 挑离间(bó)

B.锁(jiā) 蛮(hèng) 自(qiǎng) 教学相(zhǎng)

C.劣(zhuó) 褓(qiáng) 延(màn) 分崩离西(xī)

D.绕(yíng) 怀(miǎn) 缚(sù) 词夺理(qiáng)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mán  suō    qiú   滋暗长qiǎn

B. xiān zhān   jué 无边无yíng

C. chè  líng   è  恹欲睡yān

D. n临   秀 qí  zhù   横决荡zòng

4、下列句中”而”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启窗而观

A.乃记之而去 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C.潭西南而望 D.诎右臂支船,而竖起左膝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为上、下两片,从内容上看,上片写梅花______________的处境,下片写梅花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3在古诗中,咏梅的诗句有很多,你能再写出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的艰辛。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环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叶朗先生说:“读《傅雷家书》,我们可以看到傅雷的胸襟,傅雷的气象,傅雷的境界。博大、开阔、善良、温厚、光明、纯净,“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视其色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如时雨之润’,和那种武断、骄横、褊狭、刻薄的所谓‘名人风度’真有天壤之别。”请你从“博大、善良、温厚、光明、纯净”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傅雷家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下,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③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1作者观景时立足点一直在河心,采用了俯视、仰视、由上而下再向上、平视多种观察视角来写壶口瀑布。这种写景方法叫“__________”。请选择其中一个视角,简要概括作者由此观察到的美景及其突出特点。(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

(1)观察视角:__________

(2)观察到的美景:__________

(3)景物突出特点:__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3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又写了“脚下的石”对此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壶口奇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描写脚下的石是很自然的。

B.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虽写了水,但应以写石为主。

C.描写石头,展现了黄河水的力量,从侧面衬托黄河的气势与精神。

D.从观景的角度看,作者定点观察,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石头,为后面写黄河的个性与精神奠定景物描写上的基础。

4本文仅仅是赞美黄河壶口瀑布的美景吗?请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意图。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根据要求作文。

感谢悬崖上的一课,让“我”学会“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变得坚强勇敢;《阿长与<山海经>》里,感谢粗鲁的阿长对“我”真心的疼爱,她是“我”内心永存的童年温暖。岁月流逝,生命成长。这个过程中,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总有某个触动你内心的情景,让你心怀感激。

请以“感谢 ”为题目,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