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出轧(yà) 缄默(jiān) 漩涡(xuán) 拾级而上(shí)
B.龟裂(jūn) 沙砾(1ì) 寒噤(jìn) 戛然而止(jiá)
C.褶皱(zhě) 狩猎(shǒu) 闭塞(sāi) 怒不可遏(è)
D.陨石(yǔn) 卑鄙(bǐ) 两栖(xī) 强词夺理(qiáng)
2、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他因为睡懒觉上学迟到了,老师问他原因,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B. 望着高耸云间的摩天大楼,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的工程建造实力叹为观止,啧啧称奇。
C. 她将歌曲《九儿》演绎得荡气回肠,而她唱歌时目空一切的神情,也让观众为之倾倒。
D. 随着指挥的手一收,合唱团孩子们优美的歌声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凫水(fú) 怅惘(wánɡ) 山麓(lù) 豁然开朗(huò)
B. 羁绊(jī) 登时(dēnɡ) 陨石(yuán) 天衣无缝(fènɡ)
C. 脑畔(pàn) 眼眶(kuànɡ) 海棠(táng) 戛然而止(jiá)
D. 凋零(diāo) 家眷(juàn) 沼泽(zhǎo) 窈窕淑女(zhào)
4、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她将内心波动与静止舞蹈造型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构成了舞台艺术二度创作的巨大感染力,催人泪下。
B. 此话如黄钟大吕,震耳欲聋,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时刻铭记、时刻反思、时刻坚守。
C. 六月无疑是个欢乐的月份, 儿童节刚过,端午节、父亲节又将接踵而至,而众多学子也将完成人生的重要“战役”,从高考、中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一个轻松的度假放飞模式即将开启。
D. 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5、《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句“结庐在人境”,交代出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见”字传达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表现诗人内心的悠闲恬静。
C.“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D.本诗淳朴自然,将抒情、写景、感悟交融一体,既富于情趣又内蕴哲理。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古文背诵默写。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7、名著阅读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1)选文中的“他”是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2)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 ______________ 的心理历程。
(3)主人公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练成的。请问这里的“钢铁”是什么意思?“这样练成”指哪样?为何这样说?请简述之(80字左右)。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①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岀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④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⑤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⑥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⑦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⑧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本身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上的动物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升高。
B.第②段通过列数据、作比较说明“寒武纪大爆炸”时气候温暖。
C.在65万年前,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导致了恐龙的彻底消失。
D.地球上整个生物圈会主动地不停地自行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生命与气候的关系。
【3】文章按怎样思路介绍生命与气候?请简要概述。
9、以《_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军训”“生日”“—张车票”等词语,再去写故事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