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临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 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大自然的语言》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D.《小石潭记》选自唐代柳宗元的《虞初新志》。

2、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晕(xuàn)     然(zhòu)    卧(juán)      连绵(yíng)

B.动(rú)     (zhě)    纶(qíng)       风景(shā)

C.演(yì)      角(líng)    熠(yì)         而至(zhǒng)

D.黑(lí)      诚(qián)    酝酿(yùn  niàng)   吁吁(chuǎn)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泗阳近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到处高楼林立,花团锦簇,走在大街小巷,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 六月的生态公园,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垂钓,怡然自得

C. 清晨,从森林公园的凉亭里传来悠扬的小提琴声。她想过去看看是谁在演奏,刚一转身,琴声却戛然而止了。

D.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的读书节,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4、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庄子》《礼记》等古代典籍均为儒家经典。

B.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最后一天,有吃年夜饭、守岁等习俗。

C.《关雎》《蒹葭》《式微》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

D.《放翁词编年笺注》《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作者的号、籍贯、官职命名著作。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诗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式微》)

(6)《关雎》中表现恋爱生活的和谐美满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在______(人名)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___________》,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国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完成于1933年。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里,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生命,真正的生命在这里嚣张。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有删改)

[注]①路德维希: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1】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以九寨沟水的清秀和太湖水的小气来衬托黄河的气势,来印证“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只能是黄河”表现出作者对黄河的偏爱。

B.第⑥段以拟人化的手法写黄河精神的突破与升华,塑造了一个冲决了束缚、饱绽着蓬勃生命的黄河的形象。

C.文中三次提到“生命”,都是从自然生命的角度赞美黄河,黄河的起源、流程和入海分别代表了生命的开端、生命的绽放和生命的终结。

D.文中两次说“中国的水应该是黄河的”“黄色在这里最黄”,意在反复强调黄河最能承载中国厚重的历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

【2】阅读短文第④段,完成下面各题。

(1)说说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含义及作用。

生命,真正的生命在这里嚣张

(2)文章第④段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感受?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还要写到司马迁、荆柯、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等历史人物呢?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

【4】文章结尾强调“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陪伴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