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鞍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辐射   照例   怠慢   人情事故 B.撺掇 羁拌 次第   天衣无缝

C.陨石   斡旋   致密   销声匿迹 D.争讼 严竣 枯燥   衰草连天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其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B.有至道(虽然)

C.秋天漠漠昏黑(接近)

D.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辈(hánɡ)          (xī)         融融(luǎn)             暴风雨(zhòu)

B.掇(cuān)        (sè)             马前(zú)                 销声迹(nì)

C.偏(pì)               旋(wū)             熙然(xīn)               怒不可(è)

D.默(jiān)            立(zhù)          腾(ténɡ)             安营扎(zài)

4、下面句中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旨也

C.其真无马邪 D.弗学,不知善也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注释】①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广陵即扬州。

【1】诗歌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情。

【2】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艳丽,描绘出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蓍阅读

(1)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辈子都在高潮低湖中浮沉,唯有唐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是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①上述选段选自《____________》,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封信的节选都出现了“坚强”一词,请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其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在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②在主人公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连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件,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多么妩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