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昆明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语文老师开展了以“学名人笑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此次活动,班级开展了演讲比赛,下面是某同学为此次演讲准备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相符的一则是(   )

A.蒲松龄郁郁不得志之后,转而著书,写出了被郭沫若称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小说集《聊斋志异》。

B.韩信受胯下之辱,当兵又屡屡不受重用,但最终成为汉朝的开国大将。

C.唐伯虎潜心学画,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刻苦勤奋,深受沈周的称赞,渐生自满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D.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依然坚持创作,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化(róng) 育(yùn) 然(biān)   (yán)

B. (shù)   发(méng) (fěi)   销声迹(nì)

C. 草(shuāi)   草长飞(yīng)  见(kuī)   度(wěi)

D. 风雪途(zhài) 害(qīn) 温(yì) 据(shù)

3、选出语句排恰当并与上文语意连贯的一项,填在横线上

通常,人们对国家、政治团体或群众组织的领导人,都习惯尊称为“袖”,“领袖”一词可用来赞人为人之表率,某类人中的突出者,人们也习惯称之为“领袖”。

①在古人眼里,领和袖具有表率的作用,所以便的产生了“领袖”一词。

②“领袖”一词来源于我们身上穿着的衣服的衣领,衣袖。

③因此,在人们眼中,衣服的这两处是既高贵又醒目。

④因为衣领和衣袖与皮肤直接接触摩擦,容易起毛破损,所以古人在制作衣服时,衣领和衣袖都是单料,很讲究样式,并镶以金边。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慢(dài)  子(méi皱(zhé) 挑拨离jiàn

B.táo)  忽()   怀(miǎn)  安营扎zài

C.落(duò)  劣(zhuō)  诚(qián)  纷至来(

D.日() 北míng)  责(chì) 教学相cháng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自古别离多伤感,这首送别诗却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的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坚强,不为命运所屈服。请你概述一个表现他这种性格的故事情节。

(2)《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哪方面对你的触动最深?请举出一例。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

冬韵

①十二月,冬天彻底拉开它的大幕,正襟危坐。那些严寒中的生灵都已准备妥当,开始接受它冰冷的训令了。

②清晨,太阳升起时格外庄严,殷红布满整个东方的山脊,在冬日短暂的白昼中,这是最神圣的时刻,天空在十二月犹如一个安静的处子,它收起了电闪雷鸣,不再对土地叫嚣,天地一时达成和解,再也不用对那些肆意招摇的植物颐指气使。暴躁的猪獾在艰难地吃完河边的最后一批根茎之后,沮丧地离开了,冬天把几乎所有的宴席全部解散。现在,是天和地畅谈的庄严时刻,那高悬的蓝空,以从未有过的平和之态俯瞰大地,阳光以更精纯的色质倾向原野,草木、鸟雀不再接受它的温度,我的心仿佛也被带入到那浩渺的天空中聆听晨曦的谆谆教导。

③寒流在十二月接踵而至,整个高原犹如矮下去一样。风开始肆虐,朝高地猛吹,登上任何一个制高点,远处沉闷的“唰唰”声一阵接一阵从光秃的树枝间袭来,又向远处掠去。

④冬天的风是矫健的。行走在这儿,身体任何裸露的部分都会被无情地告知,让人瑟瑟发抖,仿佛必须蜷缩在思想的深处才可获得温暖。不论什么树木,在这个时节,几乎都成了一色,不走近观察,无法辨别。这不是一个发表自我的日子,是寒风执掌大自然政令的时期,那激起自我意识的暖流还远在后头。但寒风对树木来年哪一枝焕发生机都了如指掌,树上的枯枝碎屑不时被清理而掉落下来,厚厚的堆积成一层,它要为春天的新芽疏通路障。无论沟壑,还是渠湾,都会被透明的阳光从早到晚一一光顾,不会有哪一块被忽略。凛冽的风和明亮的阳光是构成冬日的主要内容,前者像严厉的父亲,鞭策、激励我们接受考验、鄙歪弃邪,后者则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自始至终用温情滋养着我们。

⑤在十二月,大自然会毫不吝啬地把阳光抛洒下来,从南到北,都盛满了澄明的光瀑。先前被烟霾尘封的寰宇,现在,开始热烈地欢迎新世界的到来。清晰、透亮的自然界都在为步入下个纪元而容光焕发。目及这辽远的高原地质,一座座雄浑的山峰延绵无际,清晰可辨,就连山崖上的光影都折射出分明的性格,这些山体的巨大棱角要尽情欣赏它自己不屈的气魄了,现在是它们展示其骨骼和力量的时刻。

⑥只要站得够高,就可以望得更远,胸怀也一下子无比豁达起来,浑身暖烘烘,阳光中仿佛蕴含着警醒的颗粒。站在这阳光浸满的世界,无形中充满了强烈的伟人情怀,再不必耽于世俗的纷扰和纠葛了,此刻,我和大地都披上了这荣耀的光辉。

⑦十二月是自然在一年中驶向终点的最后一班列车,它放缓了速度,不会有任何事物被丢下,所有细节都会被以最精简的方式保留,如同远游者浪迹他乡的行囊。置身于十二月的荒野,那些儿女情长被冬日的筛网一并抖落,一种更直接、更永恒的思想浸透着我的骨骼。

1文中多处描写风,你能说出冬天的风有什么特点吗?

2选文开头说“那些严寒中的生灵都已经准备妥当,开始接受它冰冷的训令了”那些严寒中的生灵是怎样接受“冰冷的训令”的?

3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天空在十二月犹如一个安静的处子,它收起了电闪雷鸣,不再对土地叫嚣,天地一时达成和解,再也不用对那些肆意招摇的植物颐指气使。

4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疏通路障”指的是什么?

5有人说“阳光”是本文的文眼,请谈谈你的理解或看法?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成长路上,一直有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书写规范,不得抄袭;(4)真实的校名人名等请用字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