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鹰潭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文言语句中加点字表述有错误一项是( )

A. ①明有巧人(奇妙)   ②八分有(零数、余数)

B. 右臂支船(同“屈”,弯曲)   ②左手倚一木(同“横”)

C. ①舟尾横卧一楫(省略量词)   ②又用篆章(数词后置)

D. ①尝余核舟一(遗留)   ②船背稍(平)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说》——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登勃朗峰》——马克·吐温——英国作家——《远处的青山》

C.《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说明文

D.《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陶渊明集》

3、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 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 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 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 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C. 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D. 他自从迷上了足球,无论刮风下雨,几乎天天泡在操场上踢球,乐此不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用自己的话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和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 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2)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悲剧”指什么?②“呐喊”表达了保尔怎样的心声?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我与芦花有个约定

吴建

①“芦花没有什么看头。”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这样写道,的确,芦花极普通,极平常,不能和姹紫嫣红的奇花异卉相比。而我独爱这个没有什么看头的芦花。

②记忆中,故乡的小河滩上有那么一片茂密的芦苇,鸭知水暖的季节,还在襁褓中的芦苇,从河滩边抬起头来,尖尖的,嫩嫩的,几场春雨过后,笋样的身子由细变粗,(A) 芦芽不断地跃出水面,像玉米拔节似的往上蹿,继而又长出颀长的叶片。端午节过后,芦苇一个劲地疯长,芦苇顶部抽出圆锥形的花穗,初绽新蕾之艳。盛夏三伏,花穗渐渐蓬松,毛茸茸,软绵绵,我们信手一捋,花穗会分解成无数个小绒球,轻轻一吹,天空中便有六月飞雪。等到了重阳、霜降之时,百花凋谢,草木枯萎,芦花益发显得超凡圣洁,远远望去,河边一片霜白。初冬,北风一吹,花絮飞舞,纷纷扬扬,我们从河边路过,花絮就会飘在我们的头上、脸上、身上,柔柔的,好温馨。

③进入中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让我很少接触外界,我似乎再没见过芦花。偶尔乘公共汽车外出,我总会眺望车窗外的风景。在河湖的四周,吸引我的也许不是那一排排整齐的道旁树,而让我整个人精神起来的,却是河滩边的芦苇丛。然而,随着河道的整修,原本长在河滩边的芦苇丛都慢慢地消失了,那芦花烂漫的日子,那花絮飘舞的时节,已经很难再见到了……曾经熟悉的事物,因经久的阻隔而变得遥远、陌生。

④于是,芦花成为我心灵中的一种追忆,以至在读到越来越多的描写芦花的诗文时,变为一种很深的情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种飘渺朦胧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愫,却是以蒹葭(芦苇)起兴。(B)虽然译注中说是苍绿的芦苇,我却固执地想到芦花。芦花的洁净、飘摇,不是更有一层美丽而忧伤的色彩吗?“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空旷高远的蓝天下,那一蓬蓬一簇簇一片片洁白的芦花,清雅飘逸,漫舞轻扬,像写在大地上的诗行。“西风又转芦花雪,故人犹隔关山月。”飒飒西风里,那一支支芦花承载着多少浓情和爱恋。日本作家德富健次郎,以芦花为笔名。那不到600字的散文《芦花》,写得那样清新别致。退潮时,“露出满是小孔洞的干沙滩,带有泥巴的芦根处有小螃蟹在爬着”;满潮时,两三里长的芦洲与河海相连相通。远处,帆影点点,渔歌频传;近处,“一望无际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从远处望去,蓝天、白花、碧水,构成一幅色彩明丽、意境清新的独特画面,衬得芦花更美丽、更潇洒、更诱人!

⑤芦花洁白,风采浪漫,摇曳着轻盈的身姿,若雪,似云,更似披着雪白婚纱的娇羞新娘,在梦呓中舞蹈。她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似白淡白,貌不出众:她无色无香,蜂蝶远离,却怡然自得;她平淡无奇,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她风姿高雅,安适而宁静。

⑥我多么想再看一看“苇花半起时,晚凉有清香”的芦花。去年元旦,我和几位友人去江心小岛长青沙游玩。正是寒潮来临,天色阴晦,沿途河畔一派萧疏景象。突然有人惊呼:“芦花!芦花!”抬眼望去,江边,一片连锦的盛开的芦花。芦花似雪,在寂寞的冬季开得那样烂漫,将寒冬的阴郁一丝丝、一缕缕抹去。难以想象,那么柔弱的植物竟然顶风斗雪,成为寒冬腊月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单纯的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芦花,是我童年的芦花,隔了几十年相见的芦花,在诗文中邂逅的芦花。如今,她不再模糊,而是圣洁的白雪之盟,缔结在我心上。

⑦芦花飞雪涨晴漪。在这白露为霜的季节,我与芦花有个约定。

1选文题目为“我与芦花有个约定”,从文章内容看,作者写了哪些芦花?

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力强。试品析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A.芦芽不断地跃出水面,像玉米拔节似的往上蹿,继而又长出颀长的叶片。

B.虽然译注中说是苍绿的芦苇,我却固执地想到芦花。

3如何理解选文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选文第⑤段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要求: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