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桃园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钟南山这个名字,对我们学生是非常熟悉的。

C.盛夏,色达、稻城亚丁、海螺沟游人络绎不绝,这个时节的甘孜州是个令人神往的季节。

D.通过学习学校发的《预防“新冠”,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卫生教育。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撺掇cuān duo   jūn dǎn   cuō着吃

B. méi kuāng 装样

C. miáo   zǎo   qī   风雪zài

D. sù   zhě qiāo   形文字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便还家:通“邀”邀请  欲其林:尽   芳草鲜美:新鲜美味  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B.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渔人甚之:诧异  黄发垂髫:老人   犬牙差互:狗牙

C. 处处之:做记号   病终:不久   清风来:慢慢地   其长不盈寸:竟然

D. 妻子邑人:妻子儿女   太守:到   势象形:模拟   其两膝相者:靠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 《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程。

D.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草宫怀古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注释):①春草宫是隋炀帝所建的离宫。此地春*芳草浓盛,故而命名。②罗裙色:古代宫妃罗裙的颜色。

1自然的规律是严峻无情的,历史的法则也是严峻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人民前进的激浪吞没。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诗人发出“______ ”(用诗中的原句回答)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鞭笞。

2请你说一说诗中“犹带罗裙色”一句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以下是某班的《傅雷家书》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与理解

选择性阅读

(1)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节选自1954年8月16日晚书信)

(2)惟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骄纵你——你该记得罗马尼亚三奖初宣布时你的愤懑心理,可见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

(节选自1955年3月20日书信)

(3)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节选自1955年3月27日书信)

结合这三则材料,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答:(1)___

评价性阅读

傅雷好友楼适夷有一次带了傅聪到豫园去玩,给他买了一支较好的儿童金笔,不料一回家被傅雷发现没收,说小孩子怎么能用那样的好笔,害得孩子伤心地哭了一场。楼适夷对此事如此评价:“我事后才知道这场风波,心里觉得非常抱歉,对傅雷那样管束孩子的方法,却是很不以为然的。”

结合《傅雷家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傅雷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

答:(2)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意。孔夫子周游列国,倡导“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陆放翁远行之后深深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大思想家培根认为:“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对于成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人在旅途,非但增长见识,而且由此也容易引发出人生的感慨。比方曹操步出夏门而作《观沧海》;王之涣登鹳鹊楼而吟“欲穷千里目”;李白出荆门感叹“蜀道难”;杜甫登高展望“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个人的思维空间会由此而变得开阔,生命会由此而变得充实,生活会由此而更加富有情趣和味道。走过北京环城大街,才会觉得自己居室前小路的狭窄;漫步上海外滩眺望,才会有现代文明扑面而来的感觉……人在旅途,接受了各种信息,这时才会深深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读书的不足,从而激发强烈的读书愿望;才会感到不能夜郎自大,沾沾自喜,必须勤奋读书,奋起直追。

行路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求知途径,两者皆人生不可或缺。不读书去行路,那是盲人骑瞎马,不行路尽读书,就会成为井底之蛙。路行得多,书读得多,真才实学源出于此。

1本文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首段陆放翁的话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培根的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面的文章,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请自拟一问,并给出答案。

问题:

答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认定这是上帝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