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汕尾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2022年,基于全科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覆盖全市超过1000所以上中小学。(删去“超过”或“以上”)

B.佛山木版年画采取了佛山剪纸等传统工艺的精髓,乡土气息浓厚,艺术风格鲜明。(“采取”改为“汲取”)

C.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把“教育局”调到“为了”之前)

D.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亦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的诗歌305篇。

B. 《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人。《核舟记》这篇课文收录在他编写的《虞初新志》一书中。

C.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D.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后人又称其为“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辈(háng) 连(qiáo) 猎(shòu) 级而上(shè)

B.烧(zhuó) 子(mí)##dot## 日(yì) 息万变(shùn )

C.黑(lí) 诬(miè) 落(zhuì) 词夺理(qiǎng)

D.绕(yíng)##dot## 角(líng) 寒(jìn) 风雪途(zài)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辈(háng) 诬(miè)   剥(xuē)   怒不可(è)

B.爱(zhì) 事(zhào) 落(duò) 模两可(lèng)

C.劣(zhuó) 然(qiāng) 泽(zhǎo)   三其口(jiān)

D.(wù)   埋() 卑() 销声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统领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寤寐求之”中的“寤”“寐”分别指睡时和醒来,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C.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D.这首诗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请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朱赫来说:“…保尔,你什么都具备,可以成为为エ人事业奋斗的优秀战士,只是你还太年轻,还不太知道什么是阶级斗争。老弟,我给你指明一条真正的道路,因为我知道,你会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人我实在受不了。现在整个大地都燃起了革命的火,奴隶们站起来了,旧生活应该沉到海底去。为此需要勇敢的人们团结一致,而不是一群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要的是意志坚定的斗士,他们在斗争面前不会像蟑螂躲避阳光一样钻到缝里去了,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去打击敌人。

(1)在保尔的成长道路上,朱赫来对他有什么影响?

(2)保尔后来真的成为了朱赫来所期待的“意志坚定的斗士”,请举书中某个情节为例具体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社戏(节选)

王英琦

太阳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

今晚出的戏码叫《老包坐监》。关于包公的戏,民间早已演得烂熟。最著名的当首推《铡美记》了。我小时看过这个戏的京剧,却丝毫不记得还有什么《老包坐监》。我生疑这戏绝不是包公戏的正宗嫡传,这又是当地人生造出来的老包新传。

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豫剧毕竟姓豫。据说“民国”三十一年,河南密县有个崔庙,四个月竟连演了380个不同剧目,一时传为美谈。

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

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生长在城市,过去只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社戏,领略过那般“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浑厚古朴的乡土气息。而今,我就寄生在这“荒村鄙邑”,夹杂在这拨散发着泥土味葱蒜味的乡下人中,这个中的滋味,确实是越咂摸越有滋味。

看至三分之一时,我忽地来了心血,抱着儿子转到了后台。但见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旁边一个把眉毛扯得细弯弯的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我来了兴致,凑上去想看仔细。这一细看不打紧,那脖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见那猫儿脸姑娘毫无忌惮地直往脸上抹,我终于憋不住搭腔了:“这东西对皮肤有害呵!”

猫儿脸姑娘一怔,望望我道:“没事儿,俺们用的就是这,惯了。”

话既搭上,我有意多问了几句。得知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余梆子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下不来。

说话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锅边放着一案面条和青菜。我估摸这是给伶人们用的夜餐,却又觉得太寒酸了些。这些不经饿的面条青菜能挡什么事?能支补他们一晚上大功率的体力消耗么?

我心里酸酸的。这些伶人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孰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

“妈,你看!”儿子蓦地打断我的沉思。顺着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走上前去一照眼,竟是昨晚那个武旦——那个演“大刀王怀女”的女主角。

“这孩子多大了?”

“六个月了。”

“你又演戏,又拖着个奶孩子,太辛苦了。”

她告诉我,她五岁便进了戏班,现在戏龄已二十年了。她在这个戏班是二号台柱,平时挣的钱,除了补贴家中二老,还要赡养儿子。

这时节,那孩子兀然地又吐又拉,弄得那女戏子一身满怀。“俺这孩儿这几天受凉了,老吐老拉……”她边说边打扫身上。我帮她抱孩子的当儿,留神到这孩子又黄又瘦,蔫蔫的一副没神样儿。

第三天晚上,猎猎地起了五六级北风。我揣了药,带了包儿子小时的裤褂,又匆匆赶到戏场,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望着他们那大仰脖、圆瞪眼,全副投入的样子,我很生发一些感慨……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

我找到了那位女戏子,把药和衣服都给了她。她正要答谢,我忙止住了她。她要说的那些话于我不是酬慰,反是凝重和不能承受之伤感……

(有删改)

【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豫剧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作者说自己“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这也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做戏的人”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4】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我似乎突然明白了……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你从作者的“明白”和“懂得”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他(她),点亮我的心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