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临沧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8年1月1日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将改革进行到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每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记录了当年国家发展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每一份报告都是时代进程的一帧侧写。某中学历史小组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词汇进行了整理和讨论。下列发言与中共十四大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

C.

D.

3、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建立”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

B.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周跃进

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5、1984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除现在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同年,中央作出了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决定。“这14个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

①青岛 

②威海 

③烟台

④日照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6、观察下图,分析图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7、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8、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外交高潮,其表现不包括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交 D.中美正式建交

9、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10、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的主要贡献是  (  )

A.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B.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过路 D. 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1、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建立民族自治区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2、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B.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13、2020年春晚,《我的祖国》唱响爱国主旋律,打造出浓厚的家国情怀。歌曲《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掉了美军“从战场上得到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的妄想。上甘岭战役发生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4、《人民日报》1958年6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实业的根本方针问题。”这说明

A. 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B. 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C. 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的情绪

D. 我国已经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15、2016年1月,台湾地区完成领导人选举,获胜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仍未正面回应“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关系的共同政治基础,引发各界对未来两岸关系不确定的担忧。“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调整”三不”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互访

16、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这主要得益于

A.三大改造的实行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7、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中共八大以后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D.三大改造完成后

18、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19、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教合一的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右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其中“1949——1952年”的主题词是( )

时间

主题词

1949——1952年

 

1953——1956年

 

1956——1966年

 

1966——1976年

 

A.疯狂年代 全面内乱

B.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C.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D.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年,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24、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5、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6、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8、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读图回答问题。

(1)哪次会议为图1的伟大事件做了准备?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什么作用?

(2)新中国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概括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图2和什么事件有关?志愿军入朝作战目的是什么?

(4)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32、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哪三个行业的改造?

 

33、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

按要求填写表中内容。

春联

应出现的时期

相关历史事件

1.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2.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3.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旧中国只修筑了铁路2.1万多公里;到2017年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12.7万公里,高铁里程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以前,全国铁路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动车组越来越多,从北京到上海大约1300公里的距离,最快只要4个多小时。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答出两项即可)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都影响着人们支付方式的变化。从粮票布票的交换,到现金交易、刷卡消费、网上银行再到现在的手机支付,消费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不带钱包就能走遍天下,让人们切实感受到40年来发生的巨变。

(4)据材料四,举出我国支付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