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x=3是分式方程-
=2的解,那么实数k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2、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点A的横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 )
A.(﹣2,1)
B.(﹣1,2)
C.(,﹣1)
D.(﹣,1)
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 B.
C.
D.
4、下列方程组中,属于二元二次方程组的为( )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点
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
,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
,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
,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至点
,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
,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至点
,……,照此规律,点
第2020次跳动至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6、如图,在中,
是
的垂直平分线,
,且
的周长为
,则
的周长为( )
A.24
B.21
C.18
D.16
7、如图,已知△ABC,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B=30°,∠A=65°,则∠ACD的度数为( )
A.65°
B.60°
C.55°
D.45°
8、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B.
C.
D.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10、某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某选手的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成绩依次为85、90、95,则该选手的综合成绩为( )
A.92
B.88
C.90
D.95
11、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点
的坐标为
,若双曲线
与此正方形没有交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等于
,那么边
的中点
到对角线
的距离等于_______
.
13、某市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和加强对节水的管理,制订了以下每月每户用水的收费标准:(1)用水量不超过8时,每立方米收费1元;(2)超出8
时,在(1)的基础上,超过8
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费2元.设某户一个月的用水量为
,应交水费
元. 则当
>8时,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
14、如果,
,则
的值为________.
15、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C落在AD边的中点H处,点B落在点G处,其中AB=9,BC=6,则CF的长为___
16、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
17、某班35名同学去春游,共收款100元,由小李去买点心,每人一包;已知有2.5元一包和4.5元一包的点心,试问最多能买几包4.5元的点心?设买x包4.5元的点心,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Rt△ABC中,∠C=90°,AC=6,AB=10,D为BC上一点,将AC沿AD折叠,使点C落在AB上点C1处,则CD的长为__________.
19、在抗疫情期间,准备用甲、乙两种货车将68吨的抗疫物资运往武汉某地,甲种货车的载重量为5吨,乙种货车的载重量为4吨,若安排甲、乙两种车共15辆,则甲种货车至少安排的辆数为______.
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过对角线交点O作EF⊥AC交AD于点E,交BC于点F,则DE的长是___.
21、已知:如图,,
,垂足分别为
、
,且
,
,求证:
22、计算
23、善于学习的小明在学习了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后,把相关知识归纳整理如下:
(1)请你根据以上方框中的内容在下面数字序号后写出相应的结论:
① ;② ;③ ;④ ;
(2)如果点C的坐标为(1,3),那么不等式kx+b≤k1x+b1的解集为 .
24、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AB=DC,AD=2,BC=4,延长BC到E,使CE=AD.
(1)写出图中所有与△DCE全等的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说明全等的理由;
(2)探究:当梯形ABCD的高DF等于多少时,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25、笛卡尔是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1637年,笛卡尔发表了《几何学》,创立了直角坐标系.其中笛卡尔的思想核心是:把几何学的问题归结成代数形式的问题,用代数的方法进行计算、证明,从而达到最终解决几何问题的目的.
某学习小组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研究直线上点的坐标规律时,发现直线y=kx+b(k≠0)上的任意三点A(x1,y1),B(x2,y2),C(x3,y3)(x1≠x1≠x3),满足=
=
=k,经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以上发现是成立的,即直线y=kx+b(k≠0)上任意两点的坐标M(x1,y1)N(x2,y2)(x1≠x2),都有
的值为k,其中k叫直线y=kx+b的斜率.如,P(1,3),Q(2,4)为直线y=x+2上两点,则kPQ=
=1,即直线y=x+2的斜率为1.
(1)请你直接写出过E(2,3)、F(4,﹣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kEF= .
(2)学习小组继续深入研究直线的“斜率”问题,得到如下正确结论:不与坐标轴平行的任意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是定值.如图1,直线GH⊥GI于点G,G(1,3),H(﹣2,1),I(﹣1,6).请求出直线GH与直线GI的斜率之积.
(3)如图2,已知正方形OKRS的顶点S的坐标为(6,8),点K,R在第二象限,OR为正方形的对角线.过顶点R作RT⊥OR于点R.求直线RT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