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青岛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样评价毛泽东:“毛主席就是充满思想活力的伟人”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历史学家将会对他的事业和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作出估价。”毛泽东对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包括( )

①推翻了清政府 ②建立了新中国 ③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

A.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 )

A.中共五大以后 B.中共六大以后

C.中共七大以后 D.中共八大以后

3、建国初期,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是( )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4、摄影爱好者小李想举办“近代中国摄影展”,他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5、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 合作化人民公社改革开放

B. 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C. 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 合作化多快好省三大改造

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对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7、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2010年,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等被评为20世纪感动中国“双百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优秀品质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油田会战,艰苦创业

9、“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望。唯有真抓,才能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唯有实干,才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段文字描写了成就“中国梦”要

A.依法治国

B.真抓实干

C.从严治党

D.深化改革

10、《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中国发展最早“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的事件是:(   

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建交

D.加入APEC

11、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以下各项不属于当时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鞍山钢铁公司 C.南京长江大桥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2、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国大典

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达成“九二共识”

④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走集体化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C.中国已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4、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

A. 解放战争的胜利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15、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 D.各级检察院和各级法院

16、某军事博物馆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图片展,下列一组图片最恰当的主题词是

A.大国外交展风采

B.理论创新引航向

C.科技强军显神威

D.文化繁荣促发展

17、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各地都举办了庆祝活动。下列不能入选“改革开放0周年成果展”的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香港、澳门回归

18、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含义不包括

A.国家富强

B.世界霸权

C.人民幸福

D.民族振兴

19、危难之际,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军赴朝作战。他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岸英

20、1949年9月,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的会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________,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________。“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

 

22、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3、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950年10月,以 __________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________ 年7月,美国被迫在 _____________ 上签字。

24、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25、(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6、下图人物是_____,他最大的贡献是成功培育出______

27、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8、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9、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30、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什么?

32、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实现中国梦?

33、阅读并回答问题

习近平:“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虽会经历一时的阵痛,但将换来新生”。

(1)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除这座城市再列举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放哪个地区后,极大的推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001年中国加入哪个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发展,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出于一己之利或一己之见,采用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哪几项内容?

(2)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外交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