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胡杨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要相对完整地记叙新闻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B. 汪曾祺,江苏省高邮人,著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C. 《蝉》的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作品《昆虫故事》,又称《昆虫记》,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D. 茅盾,现代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  

A.归xǐng      隔jiàn  

B.幽suì   云yù     辈háng  shě

C.竹huáng 气xū     色tuì   不住áo

D.石yǔn   章zhuàn  豆bāo   mǐn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记”只叙事不发表议论,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和柳宗元《小石潭记》;“说”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如韩愈《马说》。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D.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婵娟”“黄发”“垂髫”来分别代指家乡、月亮、老人、小孩。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从内容上看,上片中“漏断”的意思是_________,下片中用“孤鸿”______的行为来表现它的卓尔不群。

2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

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⑤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敢随俗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_______(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傅雷写第一封家书的主要目的是(   )

A.告之家里近期生活工作情况 B.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消沉

C.提醒儿子加强音乐方面学习 D.表达对儿子严厉管教的歉意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说明文:回答各题

冬眠的奥秘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7、8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加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3】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傅雷家书》中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以诚待人,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心灵之桥,通往对方心灵彼岸,从而消除猜疑、戒备心理,彼此成为知心朋友。

请你以“真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要写出你自身的经历、体验或者认识、思考,有真情实感;③尝试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④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