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湖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隧道  遗撼  巍峨  皱褶

B. 巉岩  懈怠  颠簸  敦实

C. 峰巅  沟壑  陡峭  斑澜

D. 倾刻  蘸水  旷野  频繁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疲情已向全球蔓延,中国的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境外的情况日益严峻。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英国等国已经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疫情重灾国。

B.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C.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规范考古发掘、国际文化财产交易、可移动文化财产保护等。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晶盈       流淌        顺水推舟

B.映照       掌故        五彩斑澜

C.跌落       堤坝        目眩神迷

D.黎明       掠过        白须捶胸

4、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是一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

B.《桃花源记》借桃花源这一线索展开全篇,通过对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讲演,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

D.《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记叙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绘了各拉丹冬独特的气候和地域特点,展现了它的雄奇、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凤烟望五津”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文学常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字子敬。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_____为主而兼有_______________成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白玉盅

林清玄

(1)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2)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 “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3)苦瓜俗称“锦荔枝”、 “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4)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5)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6)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苦瓜”,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7)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8)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9)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10)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1文章以“白玉盅”为题,有什么好处?

2请根据下面的提示,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梳理清楚。

第(1)—(3)段先写苦瓜①   ,再写苦瓜内里的美,表达自己对苦瓜的②   之情;第(4)—(8)段写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③   的情感变化;第(9)(10)段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了④____的道理。

3请从修辞或描写的角度赏析第(2)段画横线的句子。

4作者在第(8)段中说“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10)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你认为这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和______在一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