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滨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上有这样一道题:“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还高几何?”根据该题所做的图示,正确的一幅是( )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使得诗歌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B.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是错误的)

C.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奚我后》。(“以愤激的感情”是这个句子的定语。)

D.“无忧无虑、天灾人祸、心旷神怡、精通时事”都是并列短语。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chén)  (yǔn)   咀(jué)   (jūn)

B.(bó)   (chán)   追(shuò) (jiān)

C.(chóu)   驰(chěng) (xiè)   (liáo)

D.(yì)   (kuàng)(huá)   挂(juàn)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C.“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D.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戏》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释:①兵不解:指战争一直持续。②江城:即南京。③齑盐:喻生活贫困。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往两句点出战争的形势,饱含对金人的斥责及对赵宋王室的不满。

B. 词的上片后三句写词人年事已高,已无力杀敌报国。

C. 词的上片写词人归隐的情思,下片写国事将危。

D. 词的最后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在时局动荡的日子里词人孤苦无依的愁苦之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岁华销尽客心惊”中“客心惊”的原因是时光的消逝。

B.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承上“故人相望若为情”,是遥想别后故人孤愁情状。

C. 词的最后两句采用想象的表现手法,遥想故人在雨天深夜中,小窗残灯映照下思念友人的孤单身影。

D. 这首词慷慨激昂,情真意切,词境沉郁哀婉,堪称一曲感人肺腑的乱世哀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_________》)

(5)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6)上下千年,往圣先贤始终憧憬并追求着“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家园。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进参观贡院,为什么撞号板嚎啕大哭?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幽幽七里香》,完成小题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C

猜疑

D

 

 

2语言品味。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贪心”)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写出第②段划线句的作用。

4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内涵,你感受到身边的“七里香”吗?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我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3)不可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